Page 21 - 2022年第53卷第1期
P. 21
3
表 4 主要工程对应生态断面最小生态流量目标和不同方案多年平均下泄水量值 (单位:m /s)
断面最小生
水库名称 B PD ED PE EE C
态流量目标
尼尔基 42.5 312.46 309.4 350.76 312.48 315.84 315.28
白山 161 255.21 249.71 256.91 255.29 256.61 256.08
丰满 150 356.79 354.6 374.63 363.42 367.29 366.64
察尔森 1.6 18.33 17.26 21.59 18.29 21.11 18.89
西山 1.5 17.92 17.73 18.11 17.95 18.11 18.02
大顶子山 300 873.22 811.11 899.31 857.46 893.43 881.28
向海 0.97 3.45 2.87 6.13 2.98 5.73 5.21
星星哨 0.31 6.41 6.28 6.96 6.83 6.89 6.84
东升 1.6 2.46 1.61 3.69 2.33 3.19 2.69
绰勒 6.25 21.73 19.92 25.95 21.41 25.94 25.47
由上表可见,生态优先的 ED 方案水库下泄水量均值最大,而偏经济的 PD 方案下泄水量最小,
说明流域层面用水量控制和水源配置组合对工程下泄和河道径流总量具有明显影响。从结果可以看
出,径流深越小、用水强度越大,也即开发强度越大的区域,用水对河道径流的影响作用越大。二
松上游由于人类活动小、用水少,水量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不同方案下白山的泄流变化幅度不到
3%,丰满仅 5%。嫩江二级区由于河道引水量较大,水量调控对径流影响的作用明显高于二松,干流
上游的尼尔基径流变化幅度达到 13%,支流均在 20%以上。松花江干流的不同径流变化幅度介于二
松和嫩江之间,略高于 10%,说明松花江干流的
径 流 状 况 是 上 游 二 松 、 嫩 江 以 及 干 流 的 综 合 结 80
70
果。通过流域水量配置,可以根据区域用水特征 60
调整供水方案,在总体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 50
前提下协调水源供给关系,增加河道径流总量, 满足程度/% 40
30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调度效果奠定基础。 20
在全流域水量调控的基础上,得到 6 个方案 10
0
的断面生态流量总体满足状况如图 3,枯水期与 B PE EE PD ED C
非 枯 水 期 重 点 断 面 的 平 均 生 态 流 量 过 程 如 图 4,
图 3 重点断面年均生态流量的满足程度
反映了不同方案流域生态流量总体状况。
图 4 重点断面枯水期、非枯水期年均生态流量
上述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总体比较紧张,重点断面生态水量满足状况不理
想。虽然控制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水可以局部改善断面生态水量状况,但部分区域用水强度仍然较
大,另外还有一些断面难以通过工程调控径流,河道径流提升幅度有限。即使是生态优先方案最严
格压减需求,断面生态流量保证率均值相对现状只能提高 9%。因此,有针对性的协调经济生态关系
保障发展需求、优先满足重点断面的生态需求是必然选择。流域水量调控主要是通过节水增加径流
总量、多水源多工程联合配置调度调整径流过程,尽可能将汛期弃水转化为有效的生态流量,从总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