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22年第53卷第1期
P. 23
90
80
库容/亿 m 3 70
60
50
4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时间/d
图 6 丰满水库日运行库容曲线 (2006 年)
调度会出现 4 月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高而 5 月破坏较大且供水不足的情况。本次通过流域整体水量调
控,3、4 月提前加大地下水、本地径流以及再生水利用,尽可能提高水库蓄水。通过提高调度线降
低 4 月补充下泄生态流量的几率,同时降低调度线增加 5 月补充下泄生态流量的几率,提高关键期生
态流量保障程度。降低 5 月调度线可以提前降低蓄水库容,提高汛期拦蓄水量,总体上提高了生态调
度效果,代价是相对降低了 3、4 月的保障程度。
4 结论与展望
松花江流域生态调度结果表明,依托二层结构流域生态调度模型可以从流域和工程两个层次支
撑生态调度。在流域层面,可以通过协调控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调整水源结构增加断面径流
总量,为工程调度预留潜在空间。在工程层面,根据流域水量配置控制目标优化生态调度规则,实
现协调经济生态的调度效果。应用表明,通过二层结构生态调度模型可以统筹多目标用水需求,建
立流域水量调控和工程调度的协调关系,验证了流域尺度开展生态调度的技术可行性,可为流域生
态调度实践以及生态补偿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研究发现,二层结构的流域生态调度仍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模型框架上,目
前方案基于长系列水资源计算,可以反映流域水文特征,但实际调度中来水、用水需求与长系列调
控方案存在差异,还需分析合理的应用方式;在上下层的调度衔接关系上,需研究供水目标在下层
调度中不能完全满足后的调整方向和反馈方式,提高实际操作可行性。模型研发上,需要进一步剖
析强化上下层的联动关系,实现上下层在参数和计算过程的全面耦合,形成一体化的生态调度模
型;模型未对不同生态断面和生态需水进行重要性分级与区划,优化重点不够突出,考虑断面的重
要性以及生态流量本身的分级保障需求也是实际需求,需要更深入的构建计算方法。模型应用上,
考虑枯水期调度效果不明显,除流域用水特征与工程调控能力带来的影响外,需要探讨在工程能力
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生态流量的保障水平;流域生态调度方案中不同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十分重
要,目前还缺乏规范标准,有待结合流域区域实际进行专门的分析探讨。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
行更多实践应用,才能形成可行的流域生态调度技术体系。
综上,流域生态调度十分重要也具有可行性,二层调度模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同时,流
域生态调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以及多部门合作关系,
增加调度方案的综合性和可行性,促进生态调度的深入应用。
参 考 文 献:
[ 1 ] 王文林,吴新玲,王占峰 . 引黄济淀对白洋淀的生态效益分析[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31(7):37-39 .
[ 2 ] 张 丽 丽 ,殷 峻 暹 ,张 双 虎 . 丹 江 口 水 库 向 白 洋 淀 补 水 生 态 调 度 方 案 研 究[J]. 湿 地 科 学 ,2012,10(1):
32-39.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