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2年第53卷第1期
P. 68

(a) 无渗漏                                       (b) 渗漏
                                                 图 10  草皮覆盖坡面夜间热图像














                               (a1) 无渗漏可见光图像        (a2) 无渗漏融合图像        (a3) 无渗漏热图像













                                 (b1) 渗漏可见光图像        (b2) 渗漏融合图像          (b3) 渗漏热图像
                                                  图 11  草皮覆盖坡面午后图像

               捕捉高温异常和低温异常。
                   该判别指标的计算是在像素级层面开展的,执行时,对同一视窗不同时刻采集的热图像进行遍
               历,记录判别指标超过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当超过预设阈值像素点数目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判定存
               在渗漏。根据汛期大量试验结果,推荐将判别指标的阈值设置为 2~3 ℃,而数目阈值的设置需要根
               据地面采样间隔(Ground Sampling Distance,GSD)来具体确定。
                   为验证本文判别指标的实用性,以图 10 和图 11 为例,分别采用 Otsu 全局阈值法和本文所述判别
               指标法提取渗漏影响区。其中,以图 10(a)所示的矩形区域的平均温度为温度基准,温度阈值设为
               2℃。图 10(b)和图 11(b3)中渗漏影响区的提取结果如图 12 所示。可见本文方法对草皮覆盖和无遮盖
               坡面的渗漏均是有效的,并且提取结果较 Otsu 全局阈值法更为准确。
               4.5  IRT 在实际工程渗漏探测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以上工作均是在模型尺度开展,当 IRT 应用于
               实际大型堤坝工程渗漏探测时,势必面临以下三方面问题:
                  (1)地面采样间隔。GSD 表征了热图像中一个像素代表的真实地物的大小。根据成像原理:
                                                         GSD =  D  ×  1                                (7)
                                                               f  R
               式中:D 为成像距离;f 为红外热像仪的焦距;R 为红外热像仪的静态综合分辨率。可见热像仪分辨
               率越高,离探测目标越近,图像的地面采样间隔越小,热图像中的细节信息便越丰富。


                                                                                                — 63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