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126
图例
旱 地 水库水面
水 浇 地 河流水面
水 田 沼泽地
乔 木 林 地 沙地
交通服务场站用地 沟渠
人 工 牧 草 地 沼泽草地
公 园 与 绿 地 港口码头用地
图例 公 路 用 地 湖泊水面
其 他 园 地 灌丛沼泽
其 他 林 地 灌木林地
小流域 其 他 草 地 物流仓储用地
特殊地用
内 陆 滩 涂
农 村 宅 基 地 科教文卫用地 图例
7556 农 村 道 路 空闲地
冰 川 及 永 久 积 雪 竹林地 流域水系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管道运输用地 少水生态区
坑 塘 水 面 荼园
城 镇 住 宅 用 地 裸土地 平水生态区
城镇村道路用地 裸岩石乐地
259 天 然 牧 草 地 设施家用地 丰水生态区
工 业 用 地 采矿用地
果 园 机场用地
高程/m 铁 路 用 地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
(a) 小流域提取 (b) 大渡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c) 生态水文分区
图例 图例
图例 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红线
少水生态区 少水生态区 少水生态区
平水生态区 平水生态区 平水生态区
丰水生态区
丰水生态区
丰水生态区
(d) 流域生态水文分区 (e) 流域保护区分布与生态水文分区 (f) 流域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水文分区
图 3 小流域提取、土地利用、生态水文分区及保护区叠加
裸岩石砾地面积约 0.37 万 km ,占比 5.61%,多分布在高海拔山脊附近,紧邻冰川及永久积雪(面
2
积占比 0.37%);耕地面积约为 1428.43 km ,占比 2.15%,主要以旱地(坡耕地)为主,分布于流域中
2
下游河谷区域,少量水田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乐山、峨眉等区域;其他类型土地利用面积占比都小
于 1%,呈零星分布。
3.2 生态水文分区 借助 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Raster calculation 叠置分析功能,计算生态
水文指数[-0.12,0.27),基于距标准差倍数[-3.74,4.18]进行分级,共划分少水生态区,平水生态
区与丰水生态区 3 种类型区(图 3(c))。以小流域矢量数据,进行最大概率统计分区(图 3(d))。流域
分区与现状土地利用叠加统计(表 4)。
少水生态区[-3.74,-0.5),面积约 22 556.25 km ,占比 34.05%,行政范围与色达、壤塘、马尔
2
康、康定、泸定、九龙、石棉等区域的高山高寒区一致,零星分布于金川、丹巴的干旱河谷区域;
平水生态区[-0.5,0.5],面积约 27 131.27 km ,占比 40.96%,占比最大,集中分布在高覆盖草
2
地、灌丛区域,行政范围与壤塘、阿坝、红原、马尔康、冕宁、甘洛等区域的高半山区相一致;
丰水生态区(0.5,4.18],面积 16 551.35 km ,占比 24.99%,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区域的湿地区域
2
以及低海拔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覆盖区域,覆盖红原、炉霍、小金等县域的高原湿地及针
阔混交林区域,以及泸定、汉源、峨眉山等区域的阔叶林和灌丛覆盖区域。应重视少水生态区的生
产与生活空间比例,协调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需水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3.3 不同保护分区内的生态水文分区 将生态水文分区与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湿地公园、森
— 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