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123
流域中上游主要分布有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大渡河断裂带以及磨西断裂带等,岩体结构
以软质岩组-变砂岩板岩夹灰岩、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下游分布有汉源-甘洛断裂带、峨边-金阳断
裂、马边-大关断裂带及安宁河断裂带等,岩体结构以硬质岩组-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为主;流域
上游为全年少雨的高原山地气候,年降水量 500~750 mm,以降雪为主,其余属季风气候,年降水
量约 1000 mm,集中在 5—9 月份。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的主要水源地,
水能蕴藏量超 3×10 kW,大岗山、深溪沟、瀑布沟等大型水电站,承担西电东送的重要任务;受地
7
貌、气候的控制影响,流域植被类型丰富,呈现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涵盖所有
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土壤类型从河谷灰褐土到山地棕壤、黑毡土、草毡土直至永久冰雪带。大
渡河流域既是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是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地形
急变带。
2.2 研究资料与方法 合理选择指标是科学划定生态水文区划的关键。一方面,为准确揭示流域生
态空间及水文特征,指标应尽量全面,应包含影响因素(气候、地形等背景指标和人类活动等影响现
状的指标)和现状特征(包括生态现状和水文现状)。另一方面,针对研究目的,指标应着重反映研究
区域的主要问题。如流域梯级开发、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定位等。通过综
合分析文献成果 [1-7,12-19] ,主要从地形地貌、生态因子、气候特征和人类活动四方面选取共性因子:高
程、坡度、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度、年均降雨量、年均温、日照时数、人均 GDP,陆地生态系统
对水环境需求的水分胁迫因子,水土保持状态的土壤可蚀性 [32-33] ,表征人类活动的居民点核密度等
12 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表 1,图 2)。该体系立足生态-水文互馈,综合水文-土壤-气候-生态系统全
链条,反映了自然主导和人类活动干扰下生态系统本底状况,及其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与自身适应
能力。
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有:①基础地理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DEM 数字高程
/
数据,南京土壤所 1∶100 万中国土壤数据库,Google earth 聚落遥感解译;②小流域划分数据:基于
DEM 水文分析工具 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Hydrology,SWAT 模型识别提取;③气候数据:
四川省气候数据库(1960—2018 年);④植被覆盖数据(2019 年):地理空间数据云,MODIS 陆地标准
产品,MYD13Q1/ MOD09A1 分辨率 250 m/500 m; ⑤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018 年:作为主要的解译
标志库,获取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本底数据;⑥自然保护区数据(2019 年):四川省自然资源
厅;⑦生态保护区红线: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划定,并与四川省红线校核 [31] ;⑧社会经济数
据:流域各县域统计年鉴(2018、2019 年)等。
表 1 大渡河流域生态水文分区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集 指标 数据源格式
高程 栅格
地形地貌
坡度 栅格
生物多样性 矢量
植被覆盖度 栅格
生态因子
土壤可蚀性 栅格
水分胁迫因子 矢量
大渡河流域生态水文分区
年均降水 文本
年均气温 文本
气候特征
降雨侵蚀力 栅格
日照时数 文本
居民点核密度 矢量
人类活动
人均 GDP 文本
所有指标均转换为空间分辨率 30 m 栅格数据,统一投影到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便于复杂栅格数据集的快速叠置分析。其中,矢量面状数据借助 ArcToolbox-Conversion tool-Feature
— 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