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37

排水管网入流条件,实现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水动力模型直接动态双向耦合,可以兼顾模型的精度
               和计算效率。徐宗学等           [14] 将水文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对控制方程联立求
               解,这种耦合模式在机理上最为完善,但联立求解方程组的难度较大。
                   随着耦合算法的发展以及基础数据质量的提高,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对城市内涝模拟的精度也越
               来越高,是当前城市内涝风险的主要分析方法。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地表、河道、管网耦合情况越
               来越复杂,模型的网格尺寸越来越小,网格量巨大,在巨大的网格量上进行十分复杂的计算,会消
               耗庞大的计算资源。虽然近几年出现了超级计算机等硬件以及 GPU 并行计算等技术手段                                        [15-16] ,数值
               模拟计算速度有了提升,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城市防汛应急时效上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全
               新的方法,可以对当前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的风险情况进行快速分析,提前预判暴雨内涝风险,及
               时调度人员物资,降低内涝风险。
                   近十几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
               机器人与控制、生物信息等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                       [17] 。目前,AI 在气象预报的辅助决策和一些极端灾
               害的识别上初步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18-19] ,在多个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供排水厂的调度等“智慧水务”的
               应用中也很广泛       [20]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初步应用在对洪水演
               进以及道路积水的识别中           [21-22] ,但是该算法对计算机算力及训练样本的要求都很高,推广应用难度较
               大。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离不开大量的高质量数据样本的训练,而实际上,无论是从降雨的场次、还
               是实测的内涝积水数据,从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该技术对样本的需求,这就限制了人工
               神经网络技术在城市内涝风险预测中的有效应用。如何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到训练样本数量
               少、标注数据少的暴雨-内涝场景中,在暴雨样本较少的情况下,快速预测下垫面内涝积水,是个重
               点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种类繁多,如何从中选择运算速度
               快、预测准确率高的算法,对暴雨-内涝进行快速预测,也是个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反馈式神经网络模型,即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是最成熟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人
               工神经网络模型,非常适合解决非线性回归问题。本文将 BP 神经网络模型和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相结
               合,提出了一种城市内涝风险预测的新方法,并以深圳市河湾流域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各积水点的
               积水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测积水监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相
               比,误差都较小,预测精度高,而且计算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内涝风险预测时间,有效解决了城市
               内涝预测预警的时效性问题。


               2  研究流程和方法

               2.1  研究流程      深圳市河湾流域包括深圳河流域和深圳湾流域,是深圳市五大流域之一。河湾流域

               是深圳市高速发展的典型区域,下垫面硬化程度较高,而排水设施建设相对不够完善,近几年,内
               涝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23] 。经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造成深圳河湾流域内涝积水的降雨,主要
               是发生在 3 h 之内的短历时强降雨过程。因此,本文就以深圳河湾流域内 3 h 短历时强降雨过程为降
               雨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模型进行模拟,并以模拟结果作为数据驱动,构建各积水点的神经网络预测
               模型。最后用没有参与训练的暴雨-内涝样本作为预测样本,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各积水点
               的积水过程进行预测,以检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具体的技术流程见图 1。











                                                      图 1  技术流程图
                                                                                               — 285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