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39
图 3 二维水文及水动力产汇流模型计算区域分布图
轴上分层布置,交替求解,该方法物理意义清晰,且有利于提高计算的稳定性。
建 模 时 , 二 维 地 表 水 动 力 学 模 型 采 用 边 长 5 ~ 10 m 的 不 规 则 网 格 进 行 剖 分 , 刻 画 了 立 交 桥 、
道 路 、 铁 路 、 桥 涵 、 小 区 房 屋 等 区 域 的 微 地 形 阻 水 、 导 水 作 用 , 建 设 范 围 内 网 格 共 计 304 万 个 ,
边 564 万条,模拟总面积 226.76 km 。模型网格布置图如图 4 所示,各网格的糙率根据地表形态取
2
值。图 4 中,左上角为河湾流域全区,一维河道模型和二维地表水动力学模型耦合位置为图中蓝
色河段与相邻网格沿着河道的堤防边。当河道水位高于堤防边或网格内水位高于堤防边时,则有
水交换发生,即在耦合位置上产生流量过程;一维河道模型和二维地表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时间步
长分别为 6 s、0.1 s。
图 4 二维地表网格图
(2)水文产汇流模型。水文产汇流模型选用新安江模型,将流域内非建成区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水
文计算单元,模拟建模区域内的产流、坡面汇流以及河网汇流过程,计算各控制断面流量过程。河
网汇流采用滞后演算法,计算公式为:
)
)
Q ( ) t = CS × Q (t - 1 + (1 - CS × QT (t - L ) (1)
式中:Q ( ) t 为 t 时刻的单元面积河网汇流,m /s;QT ( ) t = QS ( ) t + QI ( ) t + QG ( ) t ,QT ( ) t 为 t 时刻的单
3
— 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