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82
图 10 不同运行时间段水库年均淤损率
图 10 给出了不同运行时间段的水库年均淤损率,从图 10 可以看出,水库年均淤损率随水库运行
时间增加而减小,并且减小幅度越来越小,在运行 10 年以内的水库年均淤损率较高,为 2.49%,运
行 10 ~ 20 年的水库年均淤损率为 0.69%,水库运行 70 ~ 80 年的水库年均淤损率降低为 0.19%。水库
年均淤损率的影响因素复杂 [19] ,与库沙比和运行时间等有关系,一般来说,水库运行初期年均淤损
率较大,库沙比较大年均淤损率较小;水库建设进程中大型水库数量占比越来越大,而中小水库占
比越来越小。根据收集的 6708 座水库中,在 2000 年以后运行的大型水库容占所有大型水库总库容的
30%;在 2000 年以后运行的中型水库容占所有中型水库总库容的 11%;在 2000 年以后运行的小型水
库容占所有小型水库总库容的 18%。即大型水库处在年均淤损率较大的比例较大。因此,出现大型
水库年均淤损率较中型水库年均淤损率大的现象。
3.4 水库淤损程度的分类
3.4.1 分类方法 K 均值聚类 [23] 是基于 k 个聚类数目的条件下,不断优化聚类中心以达到最佳聚类效
果的分类方法。由逐步回归方法确定分类对象的 j 个影响因素,构建原始数据矩阵空间。为减少随机
变量对聚类结果的干扰,聚类前首先对原始向量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x ij - x ˉ j
x ′ ij = (5)
s j
式中:x ′ ij 为样本 i 第 j 个变量的标准化值;x ˉ j 为变量 j 的平均值;s j 为变量 j 的标准差。之后随机给出 k
个初始聚类中心向量矩阵 v,分别计算各个样本到 k 个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 d ,由最小距离原则产生
ik
聚类结果。
) 2
d ik = ∑(x ij - v kj (6)
其中v kj 为第 k 个聚类中心的第 j 个变量值。得到初次聚类结果后,再将每类样本变量的平均值作为聚
类中心,得到对应新的聚类结果。结合目标函数 J (x,v),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找出最优聚类中心,
m
直至目标函数达到最小。
J m (x,v = ∑ k n 2 (7)
)
i = 1
p = 1 ∑ x i - v p
3.4.2 水库淤损分类 根据式(7)计算得到水库淤积聚类中心,将相邻两个聚类中心的淤损率或年均
淤损率计算平均值,即可得到水库淤积分类标准(见表 2)。从表 2 可知,根据水库淤损率可分为:水
表 2 水库淤积分类标准
淤积类别 淤积程度 淤损率/% 淤积速率 年均淤损率/%
第一类 严重淤积 >38 较快 >1.5
第二类 中度淤积 14~38 中等 0.5~1.5
第三类 轻度淤积 <14 缓慢 <0.5
— 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