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128
小于含沙量,这时会发生一定的回淤;但当流量大于 3900 m /s 后,疏浚后的挟沙能力又大于含沙
3
量,这时不仅不会发生回淤,反而可以把较小流量时的回淤泥沙冲走,从而可以基本保持疏浚后的
冲淤平衡。因此,断面疏浚深度 2.0 m 或疏浚面积 1000 m 可以作为本案例的断面极限疏浚规模,此
2
值可以作为河道疏浚设计的重要控制参数,也是河道疏浚效果能否长期保留的重要理论依据。当
然,在河道实际疏浚工作中,疏浚规模可以小于此值,以保持不回淤;也可以略大于此值,此时虽
然疏浚后有回淤,但是回淤强度很小,疏浚效果仍然能在较长时期内得以保留。
6 结论与建议
(1)根据河流动力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利用实测资料建立的比降与流量关系、河相
系数与平均水深关系,推导了主要水力因子与流量或水深的单因素关系计算公式,只需已知流量或
水深,就可以求解其他所有主要水力因子,大大方便了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2)推导了洪水位下降值与河道疏浚长度和断面疏浚规模之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疏浚后河
道行洪能力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论证疏浚对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疏浚后不发生
回淤、疏浚效果可以长期保留为原则,将疏浚后挟沙能力不小于水流含沙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
确定合理河道疏浚规模的技术方法。
(3)计算案例表明,疏浚河段越长,洪水位下降越多,但是随着疏浚长度的增加,水位下降速率
有减缓趋势;短距离河道疏浚对降低洪水位效果不明显,只有长距离疏浚才能明显降低洪水位。
(4)本文建立的方法主要用于河道疏浚规模的确定和疏浚效果的评估,适用于长系列的平均水沙
条件。但是对于某一年或短期水沙条件,疏浚河道会不会发生回淤?还需要借助水沙运动数学模型
进行预测计算,以反映动床对疏浚效果的短期波动影响。
参 考 文 献:
[ 1 ] 王福林,牛宝昌 . 河道清淤疏浚是解决辽河干流防洪的重要工程措施[J]. 东北水利水电,2001,19(4):
29-31 .
[ 2 ] 邓安军,陈建国,胡海华,等 . 水库淤损控制与库容恢复研究综述[J]. 人民黄河,2019,41(1):1-5 .
[ 3 ] 曹文洪,刘春晶 . 水库淤积控制与功能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水利学报,2018,49(9):1079-1086 .
[ 4 ] 聂文龙 . 环保理念引导下的长江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J]. 中国水运,2021(1):69-70 .
[ 5 ] 巴特尔,张宏喆 . 环保疏浚及其工程特点和发展[J]. 中国水运,2016,16(5):268-269 .
[ 6 ] 范 成 新 ,钟 继 承 ,张 路 ,等. 湖 泊 底 泥 环 保 疏 浚 决 策 研 究 进 展 与 展 望[J]. 湖 泊 科 学 ,2020,32(5):
1254-1277 .
[ 7 ] 方春明,黄永健. 河道疏浚回淤过程数值模拟[J]. 泥沙研究,1999(6):1-7 .
[ 8 ] 刘文博,刘华,石林,等. 洞庭湖区受污染内湖底泥环保疏浚后再淤积及其控制研究[J]. 湖南水利水电,
2021(1):67-70 .
[ 9 ] 袁 胜 英 ,应 强 ,辛 文 杰 ,等. 伶 仃 航 道 三 期 试 挖 槽 工 程 实 施 后 泥 沙 回 淤 分 析[J]. 水 运 工 程 ,2011(4):
93-97 .
[ 10] 曹慧江,肖烈兵.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基槽开挖回淤强度研究[J]. 水运工程,2012(1):12-17 .
[ 11] GUO Q C, JIN Y C . Modeling sediment transport using depth-averaged and moment equations[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ASCE,125(12):126-1269 .
[ 12] 王 蒙 ,贺 苗 ,杨 慧 ,等. 数 值 模 拟 河 道 疏 浚 后 的 泥 沙 在 平 衡 过 程 研 究[J]. 水 利 技 术 监 督 ,2021(2):
110-115 .
[ 13] 刘家驹 . 淤泥质、粉沙质及沙质海岸航道回淤统一计算方法[J]. 海洋工程,2021,30(1):1-7 .
[ 14] 罗肇森 . 河口航道开挖后的回淤计算[J]. 泥沙研究,1987(2):13-20 .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中国河流泥沙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
[ 16] 胡春宏. 黄河水沙变化与治理方略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6,35(10):1-11 .
— 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