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124

Q     Q       Q              Q
                                          V =   =      =         =                                     (8)
                                             Bh   ζ h  3  ( k 2 h  α 2 ) h  3  9 + 6α 2
                                                    2
                                                                       2
                                                                    2 æ ç n Q  2 - α 1 ö ÷  22 + 12α 2
                                                                   k 2  ç  4  ÷
                                                                     è  k 1 k 2  ø
                   式(5)—式(8)给出了主要水力因子与流量或水深之间的关系,均成单因素关系,即只需要已知
               流量或水深,就可以求解其他所有主要水力因子,大大方便了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
               效率。


               3  疏浚对降低洪水位效果计算方法


                   疏浚对河道的防洪作用可以通过两个参数分别评价,一个是同流量水位的下降值ΔH,另外一个
               是平滩水位时行洪能力的增加值ΔQ,如何计算这两个变量,是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假定对某河道进行疏浚以降低洪水位,断面的疏浚面积为ΔA,疏浚深度为ΔZ,河道疏浚长度为
               L,其疏浚对降低水位的效果如示意图 1 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疏浚前后下端点的水位流量关系保持
               不变,上端点的ΔH 为疏浚后同流量的水位下降值,上端点至下端点之间河段沿程水位的下降值可通
               过水面线计算或简单按照沿程线性插值确定。














                                                 图 1  河道疏浚及水位变化示意图

                   对于疏浚前,当洪水流量为 Q 时,由曼宁公式得:
                                                               Q n  2  q n  2
                                                                 2
                                                                        2
                                                   J 1 =  H 1 - H 0  =  =                              (9)
                                                         L        10/3  10/3
                                                               B 1 h 1  h 1
               式中:变量名下标“1”表示疏浚前;H 和 H 分别为疏浚前流量为 Q 时疏浚河段上端点和下端点的水
                                                 0    1
               位;q 为单宽流量,可表示为:
                                                       Q     Q       Q
                                                    q =   =     =                                     (10)
                                                             2  2  2  2 + 2α 2
                                                       B 1
                                                           ζ h 1
                                                                  k 2 h 1
                   由于河道疏浚对河宽影响很小,因此可近似认为疏浚前后单宽流量是相同的。由式(9)得疏浚前
               流量为 Q 的上端点水位为:
                                                            q n  2
                                                             2
                                                        H 1 =   L + H 0                               (11)
                                                              10/3
                                                            h 1
               式中 h 为疏浚前上端点断面的平均水深,可由式(6)计算确定。同理,疏浚后洪水流量为 Q 时上端点
                    1
               水位 H 的计算式与式(11)类似,即:
                     2
                                                            q n  2
                                                             2
                                                        H 2 =                                         (12)
                                                              10/3  L + H 0
                                                            h 2
               式中变量名下标“2”表示疏浚后,h 为疏浚后上端点断面的平均水深,可近似表示为:
                                              2
                                                       h 2 = h 1 + ΔZ - ΔH                            (13)
                   用式(11)减去式(12)并利用式(13),即可得到疏浚后流量为 Q 时疏浚河段上端点洪水位的下降
               值ΔH:
                 — 498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