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54

180     工况 1                    152.37       80     工况 2                 68.29
                    峰值偏应力 q/孔隙特征参数 K×10 3  120  拟合曲线  65.79      峰值偏应力 q/孔隙特征参数 K×10 3  40  拟合曲线  15.89
                     150
                                                                  60



                      90
                                                                  20
                      60
                      30
                                                                                            2
                                               2
                       0   19.98  25.00  39.36  R =0.99826         0   3.10  3.74  6.47    R =0.99822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黏聚力 c/kPa                                   黏聚力 c/kPa
                                   (a)工况 1                                     (b)工况 2

                                            25     工况 3                     22.26
                                           峰值偏应力 q/孔隙特征参数 K×10 3  15  拟合曲线  12.97
                                            20




                                            10
                                                        7.88

                                                                   2

                                            0 5  3.36  4.89       R =0.98901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黏聚力 c/kPa
                                                         (c)工况 3
                                   图 8  原状老黄土峰值偏应力与孔隙特征参数的比值和黏聚力的关系曲线


               且二者的变化规律均服从指数函数关系,拟合曲线如图 8 所示,由此得到原状黄土宏-微观参数的函
               数关系如式(5)所示:
                                                       q     q       B 2 c
                                                       K  =  F ⋅ D  = B e                              (5)
                                                                   1
               式中 B 、B 为拟合参量。
                    1   2
                   可以看出,在 3 种工况中,式(5)均取得了良好拟合效果,拟合度均大于 0.9,且图形较为简单,
               仅含有两个拟合参量,易于描述黄土各项宏观和微观参数间的数量关系。为研究式(5)的物理意义,
               参考原状黄土可变性参数 m,将原状黄土抗剪强度视为黏聚力和孔隙特征参数的贡献量之和,用q/K

               来衡量黏聚力 c 对原状黄土抗剪强度的贡献比例。随着原状黄土黏聚力的增加,一方面,颗粒间的联
               结强度增大,黄土可稳性对抗剪强度的贡献增加;另一方面,黏聚力的增大使颗粒排列结构的稳定
               性和承载力增强,可变性对黄土抗剪强度的贡献增加,两方面共同作用下,黏聚力的贡献量在黄土
               抗剪强度中的占比呈指数增长。
                   为验证上述黄土宏-微观参数函数关系式的合理性,利用 Jian Xu 等                          [23] 的原状黄土试验数据进行
               验证。文献中试验土体为 Q 原状黄土,干湿循环下限含水率为小于 1%的绝对干燥条件,干湿循环上
                                       3
               限含水率和三轴试验测试含水率均为 20%,文中以试样不同初始含盐量将干湿循环工况划分为 4 种,
               初始含盐量分别为 0.0%、0.5%、1.0%和 1.5%。文献中相关试验数据,以及孔隙特征参数 K 和峰值偏
               应力与孔隙特征参数比值q/K 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峰值偏应力与孔隙特征参数的比值q/K 和黏聚力 c
               的拟合曲线如图 9 所示。由图可知,文献 4 种工况下,试验数据均服从式(5)分布,拟合度均大于
               0.9,说明利用式(5)来分析解释黄土宏观和微观参数的函数关系是较为合理的。


                 — 428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