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72

[14]
               Wyman   在 1950 年研究加拿大湖冰承载力时,分析了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下的承载力理论模型。
               Frederking 等 [15] 推导出冰层应力与应变关系,指出海冰静荷载承载力的安全条件是冰层最大挠度不超
               过干弦高度。Sinha 等      [16] 发展了包括冰晶结构、时间和温度三因子的淡水冰短期弹性-黏弹性承载力
                         [17]
               模型。Kerr     总结了短期静荷载、长期静荷载和移动荷载 3 种工况的冰层承载力试验成果。到 21 世
                         [18]
               纪,Beltaos   从应力、挠度/应变、应变能和尺寸效应讨论了浮冰承载力的失效准则,并利用 5 组试验
                                      [19]
               数据进行检验。Masterson         介绍在钻井、管道运输工程中不同荷载类型下计算冰层极限承载力的方
               法。Weale 等  [20] 以南极冰上补给运输为背景,从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挠度两方面评估了 McMurdo 站在 4 个
               海冰表面温度区间(-4~-10 ℃、-10~-20 ℃、-20~-27 ℃、<-27 ℃)的冰层承载能力。国内外关于
               冰层承载力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未见有将冰热力学与冰力学耦合来评价冰层承载力的成果。
                   2020—2021 年冬季围绕黄河冰上石笼自然沉排,开展了以下工作:(1)获取黄河什四份子弯道整
               个冰期连续气象要素和雷达监测冰厚数据;(2)钻孔实测石笼沉排施工区域冰厚;(3)现场布放铅丝
               石笼和摆放已知质量的石块;(4)观测石笼沉排期间的冰面变形。具体思路是:(1)利用现场连续监
               测气象和冰厚数据,确定冰-水界面平均热通量,在此基础上,计算石笼沉排下冰温;(2)利用热力
               学获得的石笼下冰层温度和力学试验获得的冰弯曲强度、弹性模量与温度关系,计算冰层相应的承
               载力;(3)利用石笼周边冰面变形和冰力学中的长期强度概念,获得冰力学中承载力衰减指数;(4)
               利用热力学获得的关键参数冰-水界面平均热通量和力学获得的黄河冰长期承载力衰减系数,以形成
               用于评估石笼沉排铺放后的冰层承载力计算式,为黄河实施冰上石笼沉排提供科学依据。


               2  冰上石笼沉排现场试验


               2.1  研究区概况       黄河什四份子弯道(图 1)位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111°2′53″E,40°17′39″N),它是
                                                                              [21]
               典型的“Ω”型弯道,河道比降约 0.1%,河宽 200~600 m,海拔 991.8 m                      。

















                         (a) 什四份子弯道 2021/1/27 高分 6 号卫星遥感影像                  (b) 护岸滑塌

















                                 (c) 无人机拍摄的什四份子弯道                   (d) 冰上石笼沉排施工现场
                         (图中:A 为冰上石笼沉排施工位置,B 为弯道连续冰厚和冰面高程监测位置,C 为水文和气象观测站)

                                                 图 1  黄河什四份子弯道试验现场

                 — 446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