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94
70
地下水 水库水 河道水 农田灌溉需水
60
50
水量/万 m 3 40
30
20
10
0
1/10 3/3 3/21 5/25 6/5 6/15 7/1 7/15 7/25 8/5 8/15 10/16 11/25
日期
(a) 第 365 号计算单元
生活需水 工业需水 河道水 水库水 地下水
9
水量/万 m 3 6
3
0
1/1 1/29 2/26 3/26 4/23 5/21 6/18 7/16 8/13 9/10 10/8 11/5 12/3 12/31
日期
(b) 第 757 号计算单元
图 11 75%频率年唐河流域第 365 号和 757 号计算单元的逐日水量分配结果图
了最重要的补充灌溉水源。这是因为水库在前几个月的供水,蓄水量不足,而这段时间正是唐河流
域的降雨集中期,较多的降雨有利于潜水补给。因此,水库供水量减小,地下水利用量增加。第 757
3
号计算单元以河道取水为主,全年取水量占总量的 74.53%(2241.43 万 m )。在 1 月 12—23 日和 6 月 25
日—7 月 9 日两段时间因河道水量不足,进行了水库补充供水,全年供水量为 139.62 万 m ,仅占总量
3
的 4.64%。在进入 10 月份后,河道径流量降低,难以继续支撑该计算单元的用水需求。因此,在 10
月 16 日开始使用地下水进行补充。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1)本文通过修改 SWAT 模型源代码,设计并嵌合水资源配置模块,构建了基于水循环的分布式
水资源调配模型 SWAT-WARM,提出了包含计算单元划分、模块修改与衔接以及配置规则的双向耦
合方法,实现了“自然-社会”水循环动态互馈与水资源实时配置一体化模拟,具有了刻画水资源系统
多水源、多工程、多用户的功能,能够将水源与用水户之间的拓扑关系、水量在水资源系统中的传
递关系得到客观、清晰的描述,不仅能够反映自然水循环过程对社会取用水的影响,还能够反映经
济社会活动对自然水循环过程的实时干预,充分体现经济社会用水过程与天然水文过程之间的动态
反馈作用。
(2)模型采用嵌套式单元划分方法,既能体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单元划分特点,也满足了区域水
资源管理的需求,拓展了水资源配置的时空尺度:宏观上,能够提供区域的年尺度水循环转化及水
资源配置结果;中观上,能够提供行政分区的月尺度供需平衡分析;微观上,能提供计算单元的日
尺度行业用水过程和水源取水过程。模型采用基于规则的模拟方法,仿真性强,可以通过设计或调
整区域用水需求、水源取水限制条件及供、用水优先顺序等多种规则,制定出代表不同利益的配置
方案,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决策。
(3)以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包括河道断面径流过程、特征频率径流总量、国民经济用水量
— 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