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23年第54卷第5期
P. 30
图 1 不同控制方案运行水位上限对比
2.3 防洪与发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2.3.1 目标函数
(1)防洪调度:非洪水调蓄阶段,枢纽防洪调度目标是在不影响库区淹没安全的前提下,运行水
位最大限度接近不同控制方案在汛期各阶段的水位控制目标,即使各时段实际运行水位与目标水位偏
差的绝对值之和 F最小化。防洪调度目标函数表达如下:
T
∑
F = min Z - Z t (1)
goal
t =1
式中:Z 为各阶段的水位控制目标,即不同控制方案设定的汛期运行水位上限值;Z为 t时段末实际
t
goal
运行水位;T为调度期总时段数。
( 2)发电优化调度:径流式水电站汛期一般处于电网基荷位置,其出力不受电网调峰和电力负荷
所限制。通常采用 “以水定电” 方式,即在发电流量一定的条件下,以电站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目标
函数表达式如下:
T K
t
∑∑
P = max (N·Δ t) (2)
k
t =1 k =1
t
式中:P 为调度周期总发电量;N为第 t个时段的第 k台机组的出力,万kW;Δ t为时段的长度,d;
k
K为机组台数,如长洲枢纽共 15台机组(内江 6台,外江 9台)。
2.3.2 约束条件 主要包括水量平衡约束、上游控制断面(淹没敏感断面)水位约束、最高运行水位约
束、闸门泄流能力约束、机组过流能力约束、下游通航安全约束和最小下泄流量约束等。
(1)水量平衡约束:调洪演算需满足水量平衡约束,约束方程表示如下。
( Q - Q ) × Δ t = V- V (3)
in,t out,t t t - 1
式中:Q 、Q 分别为 t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出库流量;V 、V分别为 t时段初、末的蓄水量;Δ t
in,t out,t t - 1 t
为时段时间长度;t = 1 时,V为初始状态水库蓄水量。
0
( 2)上游控制断面(淹没敏感断面)水位约束:
{ Z t,淹没 (Q ,Z) ≤Z 临界 } {Q <Q 敞泄 } (4)
t
in,t
in,t
式中:Z 临界 为 t时段的库区淹没敏感点的最高水位;以上游淹没敏感断面水位作为上游库区淹没的控
制点,当 Q <Q 敞泄 时,枢纽处于控泄状态,上游淹没敏感断面最高水位不得超过其淹没临界水位,
in,t
长洲枢纽库区淹没敏感断面为藤县断面,淹没临界水位 Z 临界 = 21.17m。
( 3)最高运行水位约束:为简化上游控制断面(淹没敏感断面)水位约束条件的繁杂计算,本文提
出简化方法:将上游控制断面(淹没敏感断面)水位约束判断,转化为根据入库流量确定允许的坝前最
高水位。
Z≤Z (t) (5)
t max
2
— 5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