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3年第54卷第5期
P. 31

式中:Z为 t时段的坝前水位;Z (t)为 t时段的容许最高坝前水位,根据简化算法确定的库区淹没
                      t                     max
              临界控制线确定。因此当入库流量小于敞泄流量 Q                          时 Z (t) =f(Q ,H),确保动态控制方式下不
                                                            敞泄     max       in,t  t
              增加库区淹没。
                  (4)闸门泄流能力约束:
                                                    g ≤g(Z ,Z       )                                   (6)
                                                     t     up,t  down,t
              式中:g为 t时段溢洪道平均单孔闸门的下泄流量;g(Z ,Z                            down,t )为闸门泄流能力曲线函数,低水
                                                                  up,t
                      t
              头水利枢纽的溢洪道受尾水顶托,调洪计算中闸门过流能力计算较为复杂,闸门的过流能力与 t时段
              的上游水位 Z 、下游水位 Z                有关,下游水位又受出库流量 Q                 影响,需要结合下游水位流量关
                          up,t           down,t                           out,t
              系曲线、泄流曲线插值(控泄状态)或者堰流公式(敞泄状态)通过迭代计算求解,再根据闸门过流能
              力约束、弃水流量,推求闸门开启数量。
                  ( 5)发电流量分配约束:全部机组在 t时段发电流量总和必须等于防洪调度模型中所分配的发电
              流量,该等式约束也是防洪与发电联合优化调度的耦合因子。
                                                              K
                                                    Q    (t) = ∑ q(t)                                   (7)
                                                      power      k
                                                             k =1
              式中:Q       (t)为 t时段的水库发电流量,由防洪调度模型计算得到出库流量,并与 t时段全部机组最
                      power
              大过流能力总和比较后赋值得到;q(t)为 t时段第 k号机组发电流量,由发电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得
                                               k
              到,并同时要满足机组过流能力约束、预想出力约束、机组震动规避约束等约束条件。
                  ( 6)机组过流能力约束:
                                                     q(t) ≤q (H)                                        (8)
                                                      k      max  t
              式中 t时段第 k号机组发电流量 q(t)需小于机组最大过流能力 q (H),是 t时段的电站水头 H的
                                                                               t
                                                                                                        t
                                             k
                                                                           max
              函数。
                  ( 7)预想出力约束:根据机组 H - N - Q关系曲线,在一定水头 H下,推求所有机组的最大出力 N                                    。
                                                                          t                            预想
                                                     N(t) ≤N (H)                                        (9)
                                                             预想
                                                                   t
                                                      k
                  ( 8)机组震动规避约束:机组振动是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16] 。部分机组在特
              定运行水头 H时,在一定出力范围内[N ,N ]机组震动剧烈而存在安全隐患,在机组出力分配计
                           t                       min  max
              算中应进行规避。机组震动区数据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观测得到,每台机组特有的震动区各不相同,机
              组震动规避约束条件可表示为:
                                          { N(t) [N ,N ]} {H(t) =H           }                        (10)
                                             k        min  max            k,震动
              2.4 模型求解 综合考虑上游淹没、下游水位顶托、机组特有震动区规避等低水头大型水利枢纽特有
              约束条件,运用嵌套耦合、迭代求解等方法实现防洪与发电联合优化调度求解。按照 “电调服从水
              调” 的原则,先完成调洪演算求解决策变量 Q                    out,t ,再嵌套当前时段的发电优化调度求解,逐时段依次
              进行优化求解。在防洪调度求解中本文提出了避免库区淹没简化算法,进一步提高模型计算效率;在
              发电优化调度模型中,提出了基于最小耗水率的发电流量逐次分配优化求解方法,解决发电流量在机
              组之间最优分配问题,实现发电量最大化。
              2.4.1 基于预报预泄的防洪调度模拟 以时段出库流量 Q                           为决策变量,根据当前时段的起始水位、
                                                                   out,t
              未来 3d预报最大流量、涨?退水趋势定性分析、预泄预蓄临界流量、目标运行水位、淹没安全临界水
              位以及未来 24h预报入库流量等因素作为决策依据,采用决策树分析法,通过对以上决策条件逐项进
              行验证和修整,综合确定决策变量合理取值,逐时段滚动模拟水库实时调度决策过程。
                  模型求解流程如图 2所示,计算时段长度 Δ t = 24h 。Q 为 t时段预报入库流量;Z                                   为 t时段
                                                                    in,t                       up,t - 1
              的起始水位,Z           为根据不同控制方案确定的 t时段末水位控制目标,Q = max (Q ,Q                              ,Q     )
                            goal,t                                              max       in,t  in,t + 1  in,t + 2
              为预报未来 3d内的最大流量;Z              down,t = f(Q out,t )为 t时段下游平均水位,控泄条件下由 Q          out,t 代入下游水
              位流量关系曲线求得,与 Q               同为 t时段待求变量;Q            为经过约束条件验证迭代后的 t时段平均出
                                       out,t                    out,t
              库流量,代表 t时段的调洪演算最终决策。



                                                                                                —  5 3 3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