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24年第55卷第1期
P. 23
{ l(x) y<y
p(x|y) = g(x) y ≥y (6)
进而基于贝叶斯定理和 γ = P(y<y )可推得 P x 表达式如下:
()
P(x) = γ l(x) + (1 - γ )g(x) (7)
最后基于 P(xy)和 P(x)表达式,可对 EI进行如下变形:
y
∫ - 1
(y -y)P(y)dy
(
- ! g(x)
EI (x) = ∝ γ+(1-γ ) ) (8)
y
g(x) l(x)
γ+(1-γ )
l(x)
由式(8)可知,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通过最小化比值
g(x)?l(x)取得最大化的 EI值,从而获得最优的 MLP超
参数组合。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土石坝
响应,建立土石 坝 地 震 响 应 样 本 数 据 集,进 而 对 TPE -
ML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构建基于 TPE - MLP的土石坝地
震需求模型,构建流程如图 5所示。
3.3 基于地震动时频空间特征融合指标和 TPE - MLP地
震需求模型的地震易损性模型 土石坝地震易损性表示
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大坝结构达到或超越不同破坏等
级极限状态的条件 概率 [30] ,即 在某 一地震 强度作 用 下,
土石坝结构地震需求超过其抗震能力的概率,定义如下:
图 5 TPE优化 MLP超参数流程图
F(x) =P D ≥C IMs ] (9)
[
式中:IMs为地震动时频空间特征融合指标;F(x)为地
震易损性函数;C为土石坝抗震能力;D为土石坝地震需求。
土石坝地震需求 D表达式如下:
D = d TPEMLP ε (10)
+
式中:d TPEMLP 为土石坝地震响应 TPE - MLP预测值;ε 为随机误差,假设其服从标准差为 σ D|IMs 的正态
分布。
基于式(9)和式(10)可推得地震易损性函数 F(x)表达式:
( ε c - d TPEMLP ) ( c - d TPEMLP )
i
i
+
TPEMLP ε >c) =P( ε >c - d
F(x) =P(D ≥C IMs) =P(d + i i TPEMLP ε ) =P > = 1 - Φ
σ D|IMs σ D|IMs σ D|IMs
(11)
式中 c(i = 1 ,2,3)为破坏等级极限状态,参考相关土石坝震害破坏等级划分研究 [6,7] ,采用坝顶沉降
i
表征土石坝 地 震 响 应,坝 顶 沉 降 率 0.3%、0.6%、1%作 为 破 坏 等 级 划 分 标 准,分 别 对 应 轻 度 破 坏
( c)、中度破坏(c)和重度破坏(c)三种破坏等级。
1 2 3
4 案例分析
以西南某土石坝为研究对象进行应用分析。大坝主体为砾石土心墙土石坝,坝顶高程为 2875m,
最大坝高为 295m,坝顶长度为 650m。大坝地处横断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交汇处,
正处于地震带上。采用所提模型对该土石坝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为其抗震风险评估提供有效手段和
必要依据。
4.1 地震动时频空间特征融合指标建立 采用基于 python的小波变换函数依次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数据进行时频分析,获得每个地震动对应的小波时频图,如图 2所示。其中小波变换函数参数设置如
— 1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