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4年第55卷第1期
P. 55

断丝是整圈钢丝在某点发生断裂,现场试验采用砂轮机割断钢丝。模型中通过环向弹簧单元和单
              元删除操作实现断丝,如图 3所示。在建模时,需选择钢丝断点位置(节点 2),新增钢丝节点(节点
              4),替换钢丝单元(将单元②替换成单元④),增加大刚度的环向弹簧单元以连接断点处的两个钢丝节
              点(节点 2和 4)。在断丝荷载步中,利用单元删除操作移除弹簧单元并实现钢丝割断。按此方式编写
              的断丝脚本程序可以实现管体任意位置的断丝模拟。



















                                              图 3 任意位置钢丝割断的示意与效果图

              2.3 断丝预应力损失的初始范围及其扩展 模拟方法通过抽象分析砂浆、预应力钢丝和管芯混凝土之
              间的两两相互作用机制,引入非线性弹簧单元、内聚力模型和塑性损伤模型,共同实现断丝预应力损
              失初始范围的形成、保持和扩展,如图 4所示。该体系在计算过程中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 1)预应力损失的初始范围。当少量断丝发生后,钢丝的预拉应力使断丝节点出现不平衡力,并
              造成断丝节点发生位移。环向非线性弹簧单元连接断丝节点和砂浆节点。环向非线性弹簧单元的一端
              因钢丝节点的位移而被牵引,另一端则被砂浆单元限制。当断丝的不平衡力被环向非线性弹簧单元的
              拉力平衡后,断丝因此形成预应力损失的初始范围。
                  (2)断丝预应力损失初始范围的保持。砂浆单元本身具有一定的限制环向非线性弹簧单元发生位移
              的能力。此外,内聚力接触连接砂浆单元与管芯混凝土单元,并在内聚力接触破坏之前使砂浆单元与管
              芯混凝土单元共同承担环向非线性弹簧单元的拉力。若断丝数量不多,在断丝节点、环向非线性弹簧单
              元和砂浆节点组成体系中,如果砂浆节点不发生较大位移,断丝预应力损失的初始范围就会得以保持。
                  (3)断丝预应力损失初始范围的扩展。随着断丝数量增多时,砂浆承受的环向拉力相应增大,导
              致内聚区接触的损伤变量接近 1,使用塑性损伤模型的砂浆单元刚度降低。若断丝数量超过临界值,
              砂浆的损伤刚度小于非线性弹簧刚度;环向非线性弹簧拉动砂浆节点产生较大位移,其力由设置的最
              大值逐渐降低至零;断丝因缺乏环向拉力而发生预应力损失范围扩展。























                                                图 4 断丝预应力损失范围扩展示意
                —  5 0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