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68
3 (1 - K )(2 + K ) M 2
T
0T
0T
= - (5)
α T 2
(1 + 2K ) 3
0T
式中:K 为土在某一温度下的 K系数;M 为土在某一温度下的临界状态应力比。Yao等 [26] 以及 Kong
0T 0 T
等 [21] 认为升温使得正常固结土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土的强度随之提高,并采用下式计算 M :
T
-
[ λ T κ T ]
M = (M- M )exp λ - κ (T - T) + M h (6)
T
h
0
为土
h
式中:M 为 Hvorslev线斜率;λ为土的压缩指数;κ为土的回弹指数;λ T 为土的热压缩指数;κ T
的热回弹指数。
将前文温控侧限压缩试验所得的 K系数值代入式(5),并近似取 M = 1.18,可计算得到屈服面倾
T
0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于超固结土,
斜度 α T 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 10所示。对于正常固结土,α T
与温度 T之间的关系:
α T 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减小。作者提出下述增量公式描述 α T
( M 4 dT
T
- κ k
d α T = λ k 4 ) T (7)
M
fT 0
为材料参数;M 为潜在破坏应力比 [26] ,
0 fT
式中:d α T 为屈服面偏转度 α T 增量;T为参考温度;λ k 和 κ k
反映了超固结土比正常固结土强度增强的现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M = ( ) (8)
- 1 (M - M ) + M
fT R T h T
式中 R为描述土超固结度的参数。
与温度 T理论关系。对于初始具有一定各向异性的土,当正
结合式( 7)(8),可得图 11所示的 α T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超固结时,
常固结时,R = 1,M = M ,此时式(7)中 d α T = ( λ k κ k 0
fT
- )dT?T>0,α T
T
0<R<1,M >M ,随着超固结度增大,R逐渐减小,M ?M 逐渐减小。当超固结度较高时,M ?M 接
T
fT
T
fT
fT
T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以上结果表明式(7)可以较好反映超固结度对
近于 0,此时 d α T =- κ k dT?T<0,α T
0
- )
α T - T关系的影响。此外,从图 11还可以看出,κ k 的物理意义为重超固结土 α T - T曲线的斜率,( λ k κ k
- T曲线的斜率。
为正常固结土 α T
图 10 屈服面偏转度 α T 与温度关系 图 11 不同超固结度下屈服面偏转度 α T 与温度关系计算结果
4 热力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
Yao等 [26] 基于温度对正常固结和超固结饱和黏土体积应变的影响,在统一硬化弹塑性本构理论框
架的基础上,推导了正常固结和超固结屈服面的硬化定律,建立了考虑温度的统一硬化模型。本研究
在该模型基础上,将屈服面偏转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引入屈服面方程,建立考虑温度对 K系数影响的
0
弹塑性本构模型。
0
— 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