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4年第55卷第11期
P. 32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11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11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11 - 1298 - 11

                       极端天气城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特征再分析及应对策略


                                                                      3
                                      苑希民    1,2 ,兰卓青     1,2 ,王丽娜 ,田福昌         1,2
                                   (1.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2.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3.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日趋加剧。通过文献调研、科学分析与社会
                实践,首先凝练极端天气影响下城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主要特征:包括降雨强度与累计降雨量大,突发性更强、
                预报极为困难,时空动态性明显、洪涝灾害耦合交互,分布范围广、多发群发,诱发次生灾害、级联效应明显,
                善于钻空子、找防汛漏洞,灾害破坏性与影响力更大。从多尺度自然环境、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洪涝减灾技术设
                备、防汛应急组织管理和洪灾防治政策法规等方面揭示城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提出极端天气城市特
                大暴雨洪涝灾害科学应对策略,即:深化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级联效应理论,研发城市极端暴雨洪涝预测与精细化
                计算模型,提升城市暴雨洪涝应急防御技术与装备,推进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全局协同防灾。研究成果有助于科学
                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影响下城市洪涝灾害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完善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理论技术与风险管理
                体系,对城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特大暴雨;特征再分析;应对策略
                      类
                       号
                         :
                  图
                    分
                                4
                             9
                              9
                               8
                                .
                           T
                            U
                中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702
              1 研究背景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城市特大暴雨事件频发。在全球变暖
              背景下,我国 1991—2020年平均气温偏高 0.82℃                [1] 。根据克拉伯龙- 克劳修斯方程,温度每上升 1℃,
              大气中的饱和水汽约增加 7%,不仅加速水循环,还增加大气的不稳定性,导致极端暴雨事件发生概
              率增加、面积更广、强度增大              [2] 。如北京市近 20年来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                   [3] ,极端暴雨事件更加
              频繁,降雨强度屡超 历 史 记 录           [4] ,2012年 “7·21”、2016年 “7·20”、2020年 “8·12”、2023年
              “ 7·31” 等暴雨事件表明城市洪涝灾害的突发性、严重性、极端性更加突出。此外,我国社会经济快
              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财富、资源更加集中,城市热岛效应、路面硬化、地面沉降、城
              市排水系统不适应等加剧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复杂性与自身的脆弱性,城市极端暴雨洪涝威胁更大。
              目前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出现超标准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依然巨
              大  [5] ,极端天气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已经成为危害城市安全、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隐患。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暴雨洪涝灾害进行了广泛研究,尤其在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洪涝灾害预报预
              警、灾害应急防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达国家较早重视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注重城市洪
              涝防御兼顾生态环境整治,强化城市应对突发暴雨事件的全周期韧性能力提升,推动城市洪涝灾害综


                 收稿日期:2023 - 11 - 11;网络首发日期:2024 - 11 - 21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41120.1720.001
                 基金项目:国家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 (2023YFC3008502); 水 利 部 重 大 科 技 项 目 (SKS - 2022002); 科 技 部 重 点 领 域 创 新 团 队
                         ( 2014RA4031);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团队(51621092)
                 作者简介:苑希民( 1968 - ),教授,主要从事防洪减灾与智慧水利研究。E - mail:yxm@tju.edu.cn
                 通信作者:王丽娜(1989 - ),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安全与水环境分析研究。E - mail:970674691@qq.com

                —  1 2 8 —
                     9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