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112
图 1 基于可控破坏的供用水系统极限调控框架
由于供用水系统调控具有耗散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在不同的调控阶段,调控损失的变化也是非线
性的,不同阶段的调控损失可用数学式表达。
( 1)供水系统极限调控损失数学表达。供水系统调控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常规增供阶段,如启
用应急备用水源,加大外调水等,这一阶段调控措施所需成本较小,带来的系统损失也小,损失函数
用 f′(G)表示;应急增供阶段,如新建机井开采甚至超采地下水、动用水库死库容等,调控成本加大,
G
系统调控损失明显加大,损失函数用 f″(G)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G
{ f′(G) G ≤GL 1
G
F(G) = f″(G) GL≤G ≤GL 2 (16)
1
G
3
式中:F(G)为供水系统调控损失;G为实际供水量,m ;GL、GL分别为常规、应急增供阶段供水
1 2
系统临界阈值。
(2)用水系统极限调控损失数学表达。用水系统调控可分为三个阶段:奢侈用水压缩阶段,调控措
施带来的系统损失较小,系统损失函数用 f′(Y)表示;弹性用水压缩阶段,较多行业用水被压缩,经济社
Y
会损失加大,系统调控损失增幅明显加大,用 f″(Y)表示;刚性用水压缩阶段,用水量 Y逐渐逼近用水系
Y
统临界阈值 YL,此时调控损失增幅急剧加大,用 f (Y)表示。其数学式可表示为:
Y
f′(Y) Y ≥YL
{ Y 1
F(Y) = f″(Y) YL≤Y<YL 1 (17)
Y
2
f (Y) YL≤Y<YL 2
3
Y
— 1 5 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