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117

水限制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和短缺问题。还有学者针对水库来水特点和作物生长特性,通过
              优化供水限制策略更好地满足作物关键期需水                      [5,14] 。总之,现有旱限水位研究通过延长预留期、分期
              分级、限制供水等方式压减供给和优化配置,大多能缓解一般干旱情境下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难以
              有效应对多年连旱或极端干旱。
                  实际上,应对特大干旱不仅要压减需求侧的用水量,还要扩大供给侧的供水量。目前已有大量研
              究或案例通过启用水库死库容增加供水量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 (水利部
              水管 〔 1994〕106号)明确规定:对有特别重要供水任务的水库,应预留一部分备用水量,以备连续
              特枯年份使用       [15] 。1999—2000年,天津市潘家口水库 7次动用死库容向天津、河北供水                           [16] ;2012年,
              学者分析了六盘水市玉舍水库死库容新增供水量的可行性                          [17] ;2014年平顶山白龟山水库连续 3次启动水
              库死库容进行应急供水           [18 - 19] ,随后河南省水利厅批复了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紧急情况下动用死库容部分
              水量保证城市供水初步方案》;2019年,学者分析了枯水期旺盛江水库死库容利用的工程可行性和经济
              效益  [20] ;2020年,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 《盘龙区 2020年抗旱保供水应急实施方案》 明
              确指出,重度干旱期可采取架设临时水泵抽取死库容;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国家防汛抗旱应
              急预案》 指出,严重缺水城市应当建立应急供水机制,建设应急供水备用水源;2023年,昆明市实施了
              抗旱救灾应急抢险—德泽水库死库容利用提水工程,并于 2024年 4月 25日顺利提前通水。因此,在特
              大干旱情景下,旱限水位研究有必要考虑启用死库容的蓄水量,以便提高抗旱效益。
                  本研究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大致划分了水库旱限水位的四个发展阶段,提出一种基于 “初
              次提出—分期分级—调控期优化—挖潜增供” 的旱限水位多层级优化方法,逐步提升旱限水位应对一
              般干旱、多年连旱和特大干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选择云南省楚雄州青山嘴水库进行案例验证,
              以期为抗旱实践提供科技支撑。


              2 水库旱限水位多层级优化方法


              2.1 水库旱限水位发展递进阶段 通过梳理现有水库旱限水位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水库旱限水位的四
              个发展递进阶段,即 “初次提出—分期分级—调控期优化—挖潜增供”,具体如下:





























                                               图 1 水库旱限水位发展递进阶段示意
                  (1)初次提出。2011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在 《旱限水位(流量)确定办法》 中首次提
              出以旱限水位作为水库抗旱关键性控制水位,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该办法首先通过逐月滑动计
              算得到各月水库应供水量,再将各月水库应供水量与死库容之和最大值所对应的水库水位作为依据,

                                                                                                   5
                                                                                              —   1 2 9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