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131
式中:C = 2.515517;C = 0.802583;C = 0.010328;d= 1.432788;d= 0.189269;d= 0.001308;
0 1 2 1 2 3
H(x) =q + (1 - q)G(x) (9)
1
ln , 0<H(x) ≤0.5
槡 H(x) 2
t = (10)
1
ln , 0.5<H(x) ≤1
槡 (1 - H(x)) 2
式中:H(x)为降水的累积概率函数;q为降水为 0的概率;G(x)为降水大于 0的累积概率函数,G(x)由
Γ分布概率密度积分公式求得。
根据 SPI数值大小,判断气象干旱等级,具体判断标准见表 1。本研究通过计算月尺度 SPI,筛选
SPI ≤ - 1.5 (对应严重干旱)的部分时段,作为干旱期进行分析。
4 结果
4.1 GBEHM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图 3展示了以观测气象数据为驱动的 GBEHM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
逐日径流模拟结果。结果显示,率定期和验证期的 NSE分别为 0.94和 0.91,WBE分别为 0.98%和
3.9%,这表明该模型在金沙江石鼓水文站以上流域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可进一步用于不同时间尺度
的来水预报。
表 1 基于气象干旱因子的干旱严重性等级
类别 干旱情况 SPI
无干旱 - 0.5< SPI
D 0
轻微干旱 - 1.0< SPI ≤ - 0.5
D 1
中等干旱 - 1.5< SPI ≤ - 1.0
D 2
严重干旱 - 2.0<SPI ≤ - 1.5
D 3
极端干旱 SPI ≤ - 2.0
D 4
图 3 GBEHM模型逐日径流模拟结果
4.2 AR误差校正结果 GBEHM模型整体上能较好地重现研究区径流过程,但枯水期(12月—次年 3
月)的模拟径流较观测径流明显偏低(图 4(a)),尤其是在 1月和 2月。枯水期率定期候、旬、月尺度
的模拟合格率为 67%、65%和 69%,验证期候、旬、月尺度的模拟合格率为 82%、81%和 77%,且在
验证期,模拟合格率随着预见期的增加而下降。采用 AR误差校正方法对枯水期的模拟结果进行修正,
通过 BIC准则确定的 AR模型阶数为 3阶,回归方程如下:
X= 1.115X - 0.411X + 0.186X - 1 (11)
t - 1
t - 3
t - 2
t
该方程表明,当前时刻的水文模型模拟误差( X)可由前三个时刻的误差(X ,X ,X )估算得
t
t -1
t -2
t -3
到,修正后的模拟径流为水文模型模拟径流与模拟误差之差(式( 3))。误差校正后不同时间尺度的模
拟结果如表 2所示,合格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有提升,率定期候、旬、月 尺 度分 别 提升 了 29%、
27%和 18%,验证期分别提升了 14%、11%和 4%,其中候尺度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以候尺度为例
分析 AR误差校正对径流过程的影响,如图 4所示。该方法对模拟的偏大值和偏小值均有校正效果,
削减了枯水期 3月份的模拟峰值,显著增加了 1—2月的模拟流量。尽管随着预见期的增加,模拟合
格率依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与仅采用水文模型相比,结合自回归误差校正技术的模拟方法,其模拟精
度能在多个时间尺度得到提升。
5
— 1 4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