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49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12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12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12 - 1461 - 11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水力损失演化过程研究
1
1
1
2
1
郭 苗 ,黄子豪 ,宋蕊香 ,姜姿云 ,王 薇 ,郭 超 1
(1.华北电力大学 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2.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是电站引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流态对整个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以某抽蓄电站下水库侧式进?出水口为研究对象,联合 RNGk - ε湍流模型与改进的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壁
面函数模型,研究同流量不同水位下进流、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的内部流态、涡旋分布、水力损失等水力
特性,数值模型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此外,构建了基于能量守衡方程的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
水力损失数理模型,并给出了各种水力损失对最终整体水力损失的贡献度,将水力损失演化过程与具体流态对
应,量化分析侧式进出水口中的局部具体能量损失,为下一步水力优化做好基础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高水位的
发电工况在进?出水口内部的水流流态较为紊乱,并伴随有程度不一的流动分离现象以及涡旋产生;发电工况的
流量分配不均匀性更大并且存在偏流现象;发电工况的水力损失较大且主要集中在调整段及防涡梁段。本文研究
结果对后续相关领域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粗糙壁面函数模型;RNGk - ε湍流模型;侧式进出水口;水力损失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40489
中图分类号:TV732
1 研究背景
“双碳” 进程中,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电力系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健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频、调相及黑启动等特点,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 。侧式进?出水
口作为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3] ,具有双向复杂流动条件,其进、出流时流道为三维渐缩、
扩散体型,水流流动时流道几何结构的改变较易引起流态的改变 [4] 。而进?出水口内部流态直接影响整个
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其动、静态效益,因此对此类进?出水口内部水力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研究,数值模拟是主要方法之一。相比于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计
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可展示更多流场信息 [5] 。郭港归等 [6] 采用大涡模拟研究某带水平弯段的抽蓄
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在偏流出流下的流道分流比、流动分离、低频脉动等水力特性,发现偏流出流下流
道分流极不均匀,造成拦污栅处三轴漩滚的主要原因是由水平、垂直扩散角引起的流动分离,较大的
水头损失存在于隔墩的壁面处及流道内流动分离处。高学平等 [7 - 10] 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在侧式进?出水口
数值模拟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 RSM模型的计算效率较高,LES等尺度解析模型的准确性较好,
进一步提出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进?出水口的体型进行优化,提高了体型优化的效率。Zhang等 [11] 提出
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的集成方法对进?出水口的体型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流
速不均匀性等参数。朱洪涛等 [12] 针对侧式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脉动流速过大的情况,通过模型试验
发现内部水流紊动强度呈现沿程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扩散段及调整段内脉动流速均较大是导致
收稿日期:2024 - 07 - 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9084,52206048);中央高校基金项目(2024MS065)
作者简介:郭苗( 1986 -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 抽 水 蓄 能 电 站 内 部 复 杂 流 态、深 邃 泵 站 内 流 机 理 研 究。E - mail:miaoguo@
ncepu.edu.cn
通信作者:郭超(1992 - ),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型水力系统部件结构分析研究。E - mail:guochao@ncepu.edu.cn
4
— 1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