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52
2.2.3 边界条件 出流工况时将库区入口边界设置为速度边界,输水管道边界设置为压力边界,上水
库死水位为 298m,正常蓄水位为 319m;库区自由液面按照 “刚盖假定” 假设,设置为全滑移壁面;
壁面采用粗糙混凝土壁面,通过上述改进的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壁面函数模型实现。进流工况时将库区
入口边界设置为速度边界,输水管道边界设置为压力边界;库区自由液面与固体壁面如前出流工况所
述设置。
2.2.4 工况划分 为研究同流量不同水位高度对水库和进?出水口内流态及漩涡分布的影响,其中正
常蓄水位 319m与死水位 298m时均按流量从低到高设置进?出流工况各 3个,共 12个工况。表 1为
进流(抽水)工况和出流(发电)工况详细参数,Q 为抽水工况额定流量,Q 为发电工况额定流量。
C F
2.2.5 数值模型结果验证 图 3为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数据 [28] 对比图。由于整体模型为对称结构,
因此选择进流量为额定流量 Q 的抽水工况,选取一侧流道边孔(流道 1)、中孔(流道 2),在流道 1截
C
面内等距取左(1 - 1)、中(1 - 2)、右(1 - 3)三条垂线,在流道 2截面内同样等距取左(2 - 1)、中(2 - 2)、
右( 2 - 3)三条垂线,每条流线选取 9个测点,提取相应测点流速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可看出数值模
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部分试验和模拟结果之间的误差可能是测量点附近出现的漩涡影响
造成的。
表 1 计算工况
3
3
水位 抽水工况 流量?(m ?s) 发电工况 流量?(m ?s)
60.78 80.8
0.5Q C 0.5Q F
死水位( 298m) Q C 121.56 Q F 161.6
243.12 323.2
2 Q C 2 Q F
60.78 80.8
0.5Q C 0.5 Q F
正常蓄水位(319m) Q C 121.56 Q F 161.6
243.12 323.2
2 Q C 2 Q F
图 3 模拟及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3 结果与讨论
3.1 流态分析
3.1.1 小流量工况 图 4(a)(b)为小流量 0.5Q 进流时死水位抽水工况和正常水位抽水工况下侧式进?
C
出水口水平中间截面上的流态分布图,其中 Q泛指额定流量。可看出两种不同水位抽水工况流速分布
大致相同,流线平顺,1、4及 2、3流道流速分布规律对称。图 4(c)(d)为进流量 0.5Q 的死水位发电
F
工况和正常水位发电工况相同截面上的流态分布。图 4(c)死水位工况进?出水口内部流态较好,最大流
— 1 4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