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53

速 2.26m?s。图 4(d)常水位工况流态较紊乱,各流道均出现涡旋流态。1、4流道自 X =- 30m开始有
              明显负向流速区和流动分离流态。2、3流道流场不对称,2、3流道内均有涡旋产生。这主要是因为
              正常水位库区内水流进口位置压力较高,而水流进流量较小,无法顺利进入库区导致的。
              3.1.2 额定流量工况 图 5为流量 1.0Q 及 1.0Q 死水位和正常水位抽水与发电工况下相同水平中间截
                                                  C
                                                          F
              面流态分布图。可看出图 5(d)正常水位发电工况整体流态较差,1、2、4流道流态均较紊乱,自 X =
              - 36 位置开始沿流向流态开始恶化,流道内侧出现涡旋,流动分离区域面积占比较大。其余工况进出
              水口内流态均较平顺。

























                          图 4 0.5Q横向剖面流场分布                                图 5 1.0Q横向剖面流场分布

              3.1.3 大流量工况 大流量工况下相同水平中间截面流态分布如图 6所示。明显的,进流量 2.0Q 死
                                                                                                        F
              水位发电工况时,1、4流道在 X = [ - 45m,- 15m]范围内的流道外侧出现了低流速区域。2、3流道
              均有涡旋产生,其在调整段及防涡梁段均有流动分离现象且占比面积较大,3流道低流速区域自 Y轴
              正向沿 X轴发展至 Y轴负向,整个流道内流动受到较大的影响(图 6(c))。图 6(d)对应大流量正常蓄
              水位工况时,由于进流量增大,水流抵抗库区内部压力能力增强,流量相较于 0.5Q 有所改善,不良
                                                                                           F
              流态主要产生于调整段和防涡梁段(X = [ - 40m,- 60m])。


























                                                    图 6 2.0Q横向剖面流场分布

              3.2 拦污栅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实际工程中,拦污栅处垂直于底面紊流结构对拦污栅的结 构影响较

                                                                                                   4
                                                                                              —   1 6 5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