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2025年第56卷第7期
P. 83
水 利 学 报
2025 年 7 月 SHUILI XUEBAO 第 56 卷 第 7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5)07-0909-11
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系统化测算体系研究
付意成 1,2 ,张 剑 1,2 ,赵进勇 1,2 ,张春玲 1,2 ,史俊宝 3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2. 水利部京津冀水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3. 廊坊市广阳区水务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为科学评估不超过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下的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并推动其社会化应用,本文基于复合系统
特性,结合体系结构完整性与功能多样性原则,构建了面向系统完整性的价值测算体系。该体系采用时空耦联方
法对服务价值进行分类量化,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揭示其空间格局与工程影响的关联性,并引入讨价还价动态
均衡博弈模型量化生态补偿均衡解与价值实现路径。该系统化测算体系能够实现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的全面、
动态量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可视化,阐明工程影响下的时空分异规律,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提供定量依据。研
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综合评估、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系统化测算;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40475
1 研究背景
科学测算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是量化其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生态保护
协调性的关键环节。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多样性原则,构建能够体现水利工程体系人工-
自然复合特征的价值测算体系,有助于从机理层面深入理解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探寻提升其
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然而,当前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
[1]
的测算方法往往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潜在综合效应价值 [2-3] 。同时,水利工程功效的发挥亦受生态诉求、
区域地形、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制约。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过程,揭示 ESV
时空分异特征与水利工程影响间的内在联系,并探索以生态补偿为代表的有效的价值实现路径,其
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等相关理念为上述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
鉴 [4-6] 。当前研究的核心任务,是为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化测算体系。该体系
需要有效评估其价值的时空动态,并阐明其与社会福祉目标的关系。虽然早期的环境经济学理论与评
估方法为此提供了基础 [7-9] ,但尚不足以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为应对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评估面临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挑战,本文聚焦其系统特性,旨在构建
一套更为精准有效的 ESV 系统化测算体系。该体系运用时空耦联方法,分类动态量化不同时空尺度下
生态系统的多元生态服务功能量,克服静态评估的局限性;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深入探究 ESV 的
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工程影响程度和范围的内在关联性,揭示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针
对 ESV 有效实现这一实践难题,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引入基于纳什均衡理论的讨价还价动态均衡
收稿日期:2024-07-28;网络首发日期:2025-07-10
/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50709.1511.001
基金项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黄 河 水 科 学 研 究 联 合 基 金)(U2243601, U2443208); 广 西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桂 科
AB2506913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8ZX07105-002);三峡后续工作项目(WE110161A0042025)
作者简介:付意成(1983-),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生态补偿研究。E_mail:swfyc@126.com
通信作者:张春玲(1974-),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E_mail:zhangcl@iwhr.com
— 9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