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80
图 4 方案 6 输沙期的流量、含沙量与赋值糙率关系图
宽变窄,各方案在 Z =4.5 时河槽被冲刷的强度明显高于 Z =4 时。也说明,通过整治工程对河道的进
W W
一步约束,能够有效减少输沙需水量,提升河道输水输沙能力。
图 5 各方案累积冲淤量
各方案来沙均集中在汛期,从有沙日开始计算冲淤量,当输沙结束且冲淤量接近 0 时,认为达到
动态输沙平衡,并计算此时的用水量。方案 5、方案 7 和方案 10 由于在年际范围内河道呈淤积状态,
无冲淤平衡时的结果,其他 7 个方案在达到动态输沙平衡时的模拟结果如表 3 所示。分析认为,同一
方案达到动态平衡时,Z 取 4.5 比 Z 取 4 时的输沙用水量明显少,达到冲淤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也明显
W W
缩短。
分析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给出的黄河下游未来 50 年水沙时间序列可发现,日含沙量
数据在汛期的值大于 0 且数据连续,在非汛期时均为 0,本文将含沙量数据大于 0 的时期称为输沙期,
含沙量数据为 0 的时期称为清水期。模型以水文年为单位,自汛期算起,计算完整的输沙期后如有淤
积,利用清水期来冲刷本年度淤积物,直至冲淤量为 0 或清水期结束停止计算。根据模型输出结果计
算达到动态输沙平衡时输沙期和清水期所用的水量,以及两期输水输沙天数,见表 4。通过对比 7 个
方案输沙用水量的计算结果发现,在达到动态冲淤平衡时,输沙总量越大用水总量也越大。对比同一
输沙量级下的各方案,例如方案 3 和方案 4 的输沙量都在 3 亿 t 左右,虽然两方案逐日来水来沙条件各
不相同,但是在达到动态输沙平衡时所用水量相差不大。
分析表 4 中输沙需水的天数可知,当浑水输沙时流量偏小并且含沙量较大,则淤积严重,因此需
要较长时间的清水冲刷才能达到动态冲淤平衡,如方案 1、3、8 和 9。在浑水输沙期内,若输沙量较
大的时间比较集中,大部分含沙水流流量较大且有一定的输沙能力,所以整个浑水输沙期只会有轻微
淤积,需要清水冲刷的时间则较短,如方案 2、4 和 6。上述结果说明,在同一来沙量级,达到冲淤平
衡所用天数和浑水输沙能力对日来水来沙情况较为敏感。另外对比不同 Z 下的冲淤情况发现,当 Z
W W
提升至 4.5 时,输沙难度相对减小,清水输沙天数和用水量大幅减少。分析表 4 中的年剩余水量和天
— 10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