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87

表 1 研究数据资料基本情况
                              数据类型                            年限                          用途
                    沙市与监利日均流量、悬移质输沙率                       1992—2020 年            建立上、下荆江 Q-Q 关系
                                                                                                 s
                    沙市、新厂、监利以及城陵矶日均水位                      1992—2020 年           计算沿程不同流量级下水面线
                      沙市-城陵矶区间固定断面地形                       2002、2017 年             确定沿程河道几何形态
                      沙市与监利历年悬移质泥沙级配                       1992—2017 年             分析沿程悬沙组成变化
                        沙市与监利历年床沙级配                        2002—2017 年             分析沿程河床组成变化
                      沙市与监利月均悬移质泥沙级配                       2010—2017 年                 计算悬浮指标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总体研究思路 根据以往研究               [9,19-20] ,大型冲积河流的 Q 与 Q 之间往往并不呈单一幂函数关系,
                                                                       s
              而是会在平滩流量附近出现转折,该特点与复式断面内的水沙输移特点有关(图 2)。一是随着流量增
              大和水流漫滩,过水断面发生横向扩展,由于主槽与滩地流速差异引起动量交换,进而导致漫滩前后
              水动力条件突变。二是滩、槽区域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不同部位泥沙输移状态不同。主槽区水动力
              强,泥沙以推移、悬移等各种状态运动,但其中只有较少比例作为床沙质参与河槽塑造,大量细颗粒
              以冲泻质状态输移而不参与床面交换。对于主槽两侧的滩地,主槽区水流上层的冲泻质泥沙可通过横
              向输移而进入该区域,由于滩地水动力较弱,细颗粒泥沙运动状态将从“冲泻质”向“床沙质”转
              变,从而参与滩面的塑造。以上特点已被国内外众多大型河流滩槽部位水动力、含沙量、床沙级配等
              方面观测资料所证实          [21-23] 。因此,从泥沙输移物理图景来看,漫滩前后水动力条件和泥沙输移状态突
              变是导致 Q-Q 关系在大流量级时出现转折的两个主要原因。
                           s












                       注:A、B 分别为漫滩后的过水面积与河宽;A 、B 分别为满槽时的断面过水面积与河宽。
                                                      c  c
                                                 图 2 河道复式断面形态概化示意

                  研究河段的主槽两侧或内部发育有大片河漫滩或江心洲滩,是典型的复式断面河道。基于复式断
              面水沙输移特点,本文按照以下思路开展分析工作:(1)分别统计建库前后 Q-Q 关系,检验平滩前后
                                                                                       s
              是否存在差异;(2)计算平滩前后河道几何形态,并估算滩、槽不同部位水动力条件;(3)确定三峡建
              库前后滩、槽不同部位泥沙输移状态。
              3.2 流量−输沙率关系统计分析 受水沙输移过程的滞后性、季节性等因素影响,日均 Q-Q 的散点分
                                                                                                  s
              布会表现出一定随机性。为从多年平均意义上反映水沙搭配关系,本文采用划分流量级的方式统计平
              均 Q-Q 关系。借鉴以往研究经验             [15,24] ,考虑到大小流量区间的样本不均匀性,最终选取了 30 组对数
                    s
                                                                               m
              等间隔区间进行流量级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见的幂型函数 Q =kQ 对输沙率曲线进行拟合。如果
                                                                           s
              Q-Q 关系与幂函数发生偏离,将采用以下办法识别明显偏离幂律的拐点位置:(1)将 Q-Q 数据散点绘
                  s                                                                             s
              制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初步目测判断输沙率曲线发生转折的位置,进而将 Q-Q 数据点分为两组,将
                                                                                       s
              数据组较多部分称为主体部分;(2)分别针对两组数据进行幂函数拟合,得到拟合决定系数(R 值);
                                                                                                      2
             (3)在转折点附近逐步筛选尝试,使得对应于主体部分的 R 值最大,从而实现输沙率曲线拐点位置的
                                                                    2
                                                                                               — 1051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