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2期
P. 48

3.2  KL 理论    KL 理论又被称为本征正交分解,本质是将一个随机过程按几组正交特征函数分解为

               多项式和的形式,以此来近似拟合原随机过程,KL 分解涉及确定性函数(即特征函数 ψ (t))和随机变
                                                                                             k
               量(ξ )的级数展开,其中确定性函数由自相关核函数确定,随机系数 ξ 的概率分布由于随机过程本
                   k
                                                                                k
               身信息的缺乏通常难以直接确定。
                   KL 展开的基本表达形式以一个可测度事件集合为基础,用于描述物理随机过程。设构成随机过
                                         
               程事件集的函数为 U (t,θ         ),t 为事件对应的随机过程检索序号系列, θ 为该随机事件。则根据 KL
                            
                                )
               展开理论, U (t,θ 表达式为:
                                                                   
                                                      ) å
                                               U (t,θ =        λ ψ ( ) t ξ ( )                        (12)
                                                                        θ
                                                           i ≥ 1  i  k
               其中随机系数 ξ 应遵循以下数学定义:
                             k
                                                                      
                                                  θ
                                                ξ ( ) =  1  (U (t,θ  ),ψ (t  ) )                      (13)
                                                                      k
                                                        λ i
                   具体来说,通过式(13)仅能证明随机变量的均值为 0、方差为 1,并且是相互正交的。通过式
                                                       
                                                           )
              (13)可知,KL 展开式中各事件描述函数 U (t,θ 对应的随机系数与事件本身有密切联系,因此在针
               对不同特点的物理过程进行建模时,如何选择符合实际数据特征的连续或离散概率分布赋给随机系
                   θ
               数 ξ( ) 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下文 3.5 节方法有效处理。
                   按照上述思路,本文采用截断型 KL 展开式对水电站的时段末水位过程进行表达,具体为:
                                                      -      ∞
                                                Z ( ) t = Z ( ) t +  å  λ ψ ( ) t ξ k                 (14)
                                                                    k
                                                                  k
                                                             k = 1
                                                       ( )
               式中:Z(t)为水电站 t 时段末的库水位; Z ˉ t 为实际调度样本集中 t 时段末的库水位均值; λ 与
                                                                                                       k
               ψ ( ) t 为正交特征值与对应的特征向量; ξ 为一系列独立的随机变量,其分布遵从均值为 0,方差为
                k                                    k
               1,在求解过程中,该系数为问题的决策变量。在求解过程中, ξ 的概率分布形式直接影响到计算模
                                                                          k
               型的收敛速度以及结果精度。该分布可以选取符合均值为 0、方差为 1 的均匀分布、高斯分布或者
               Beta 分布等。
                   利用式(14)解决离散型随机过程问题时可以进行离散近似处理,一般选择有限个数的离散特征
               项进行 KL 展开,所以库水位变量的 KL 展开式可表述为:
                                                      -      M
                                                Z ( ) t ≈ Z ( ) t + å  λ ψ ( ) t ξ k                  (15)
                                                                    k
                                                                  k
                                                             k = 1
               式中,M 为样本选取特征项的个数,其大小取决于结果精度要求以及样本中各随机过程之间的相关
               性。精度要求越高,则需采用的特征项个数越多。M 的取值存在一定范围,这取决于主成分分析的
               计算结果。实际调度样本集数据的相关性越强,则特征项数目越少,M 的上限取值越小。反之,则
               得到的特征项数目偏多,M 的上限数值变大,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求解过程中对 M 值以及采用的特征
               项进行优化计算以便于权衡选择。
                   可以看出,在采用 KL 展开方法过程中,水电站的调度决策变量从原先的时段末水位转变为针对
               调度期若干特征项的系数,以此来确定调度期的库水位过程。进一步分析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一
               般而言,水电调度问题始、末都只有一个状态变量,假定其余 T-1 个时段的状态变量离散为 S 份,则
                                                                                              )
               对于经典 DP 算法,单个水库的计算次数为 S                  T - 1  ,I 个水电站的时间复杂度为 O(TS             );对于 POA
                                                                                           I (T - 1
               算法,计算次数与其迭代收敛条件有关,若算法收敛终止前整体需进行 n 次迭代,则算法的时间复杂
               度为 O(nS  I (T - 1 ) );对于 KL 展开方法,假定水电站的特征值个数为 k ,特征值可选离散权重值为 n,
                                                                             i
               单个水电站收敛需计算次数为s ,则 KL 展开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Is k n)。可以看出,KL 展开方
                                                                                 i
                                           i
                                                                               i
               法的复杂度显著低于经典的 DP 及改进方法。
               3.3  建立发电调度过程样本集              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水电站调度过程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前,需
               要建立各水电站的发电调度过程样本集。对于具有长系列实际调度数据的电站,直接采用历史的库

                 — 172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