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2期
P. 52

实例 1 中,在小湾单站情况下,KL 方法得到的年发电量高于 DP 在 1 m、0.5 m 离散步长时的最优
               结果,增幅范围在 0.06% ~ 0.77%;当 DP 的步长减小至 0.1 m 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
               DP 的计算耗时是 KL 方法的 21 倍左右。与 DP 方法的离散全局最优特性相比,KL 方法主要对 DP 方法
               优化得到的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并按照实际入库流量过程与目标函数拟合最优调度过程,所以在 DP
               离散精度较高情况下,总电量可能略小于 DP 算法。
                   为进一步验证两种方法在计算效率及结果精度上的差异,在实例 2 中选取小湾、糯扎渡梯级水电
               站进行优化调度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小湾-糯扎渡梯级水电站计算结果
                 典型年      方法      搜索步长         特征项个数 M        梯级年发电量/(亿 kW·h)    发电量百分比/%       计算时间/ms

                                    1m                              604.64           99.86        31735
                           DP
                 丰水年                0.5m                             605.2           99.95        523072
                         KL 方法      0.1     小湾 6 个,糯扎渡 5 个           605.5                         192
                                    1m                               588.1           99.73        31620
                           DP
                 平水年                0.5m                             589             99.89        535876
                         KL 方法      0.1     小湾 6 个,糯扎渡 5 个           589.7                         194
                                    1m                              509.41           99.76        32561
                           DP
                 枯水年                0.5m                            510.37           99.95        528641
                         KL 方法      0.1     小湾 6 个,糯扎渡 5 个           510.6                         190


                   从表 2 可以看出,对于小湾-糯扎渡梯级水电站,DP 方法由于单一阶段状态数增加较多,计算效
               率明显下降。在同一步长条件下,增加一个电站使计算耗时增加超 400 余倍,呈指数增长,“维数灾”
               问题突出。相比较而言,KL 方法在两个电站情况下,计算耗时仅比单站计算耗时增加 1.86 ~ 1.95
               倍,与上文 3.2 节的复杂度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体现了较高的计算效率。
                   从结果中看到,在 0.1 m 离散步长下的小湾 DP 计算结果好于 KL 算法。此处 KL 算法为依据历史
               调度过程样本对最优调度过程的一种模拟,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全局最优解,而 DP 的解在离散范围内
               为全局最优,所以当 DP 离散搜索步长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得出的优化结果确实要好于 KL 方法,但同
               时其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代价,这对于超百座大规模水电系统而言,就会面临严峻的“维数灾”问题。
               4.3  方法的高效性检验           为验证方法的高效性,实例 3 以参与云南省调平衡的所有水电站为对象进
               行验证,其中部分中小流域梯级在实际运行中一般简化为虚拟电站,所以实际计算电站数为 103 座。
               在计算过程中,季调节及以上水电站水库参与优化调度,其他调节性能较差的水电站按照定水位方
               式进行水能计算。由于来水过程对梯级水电站群的调度计算有较大影响,所以文中采用澜沧江、金
               沙江、怒江、珠江、红河等主要流域约 50 年径流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确定多个不同频率的典型年径
               流场景。
                   考虑到参与优化的电站规模较大,采用 DP 方法很难在有效时间收敛到合理结果,所以本例采用
               POA 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评价 KL 方法的计算效率。各主要流域计算结果见表 3,云南水电系统
               整体计算耗时及总年发电量见表 4,计算过程中各流域主要电站的装机容量与提取的特征值个数见表 5。
                   从整体计算结果来看,不同来水场景下 KL 方法的发电量均略高于 POA;从计算耗时角度分析,
               KL 方法的总计算时间平均为 10 s 左右,POA 方法为 42 s 左右,其计算效率约为后者的 4.2 倍。另一方
               面,KL 方法考虑了电站的历史调度样本,对各种径流情况的适应性更强,尤其随着实际调度资料的
               不断延长,提取到的特征变量代表性会更好,算法的整体收敛效率和收敛结果会不断得到改善。计
               算表明,在采用 30、40、50 年不同长度历史径流系列对应的调度样本进行 KL 建模优化计算时,流域
               中主要电站小湾和糯扎渡可提取的主要 KL 特征项均减少 2 个,其最终梯级年发电量也仅为当前优化
               结果的 97.2%,侧面反映出了 KL 方法优化调度对历史调度经验性的耦合。

                 — 176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