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3期
P. 37

围划定、河湖岸线功能区划分等技术方法研究,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用途管制;加快推进生态堤
               防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探索河湖岸线生态缓冲区设置方法;科学划定省际边界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强化水源地跨界协同保护;研究推进太浦河、江南运河、淀山湖等重点河湖跨区域跨部门协同
               治理机制,深化水系连通和水体有序流动研究,加强跨省河湖协同治理。
                  (5)创新一体化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域一体化制度创
               新,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推动区域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对于治水来说,亟需围绕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运用系统
               治理思维,从加强水灾害共商联防、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水行业管理提质升级
               等多角度入手实施综合治理,创新和完善流域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系
               统监管。因此,亟需研究建立流域和区域防洪标准、防洪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等评估评价体系,
               完善流域与区域间高效协同的水资源配置与监督管理协作机制;以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分区及圩区
               建设等为重点,探索水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借鉴欧盟水框架指令管理经验,推进流域性、
               地方性水法规体系完善,形成流域区域上下衔接、左右联动、标准统一的制度体系;立足数字长三
               角建设技术优势,研究制定流域智慧水利相关技术标准,形成水信息特别是水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共
               享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太湖”建设,推进智慧管控下的水利工程控制运行研究。


               5  新时期太湖流域治水方向探讨


                   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涉及多专业、多工程与多目标,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36] 。早在 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欧美国家就开始重视流域综合治理,但早期的流域治理仅限于防洪、供水、航运等
               单一目标。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环
               境破坏的强度不断加大,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逐步成为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进入 20 世纪 90 年
               代,以流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治理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和科学家的重视,强调全流域自然
               与人文各要素的综合治理是实现流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前提和条件                               [37] 。在流域系统中,水是最敏感的
               因素,洪水问题、水资源分配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往往是为数众多的流域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初动
               力。主要欧美国家都采取了更符合水资源自然属性的、更协调高效的、更有可持续性的流域综合管
               理模式,并且各国根据各自国情发展出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管理模式                                  [38] 。基于太湖流域历史治水实
               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治水实践及经验教训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分析,传承发展系统治理与综合治理
               的流域治水思想,借鉴国际流域综合管理成功经验,提出新时期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方向。
                  (1)完善流域规划体系。重视流域的整体规划是众多国外流域管理机构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规
               划的目的是确保人们对流域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需求的平衡,有助于树立流域内不同参与者
               的流域整体观。需要探索、研究和制定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家
               和省市规划目标的有机结合,必须把流域传统的水管理纳入到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
               展的框架内。开展流域治理专项与总体规划,针对流域面临的突出水问题,量化流域综合治理的目
               标,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各专项规划,提出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体系与策略。
                  (2)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加强立法是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与流域
               综合管理有关的立法工作。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完善太湖流域水法律法规体系,修
               订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加快节约用水、河湖保护、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等领域
               的立法进程,将水需求侧管理、河湖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参与水治理等作为立法重点内容,提升流
               域依法治水管水的水平。在社会和公众参与方面,应该以更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参与的方式、程
               序、信息公开和反馈等机制。
                  (3)强化监测预测预警。监测、预测和预警是流域综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
               各国重视。需要全面深化“智慧太湖”建设,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水情业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
               水文预报精度和延长预见期,努力实现从水雨情预报向洪水影响和灾害风险预报转变;加强重点河

                                                                                               — 287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