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106

开裂截面发生,因此钢筋的应力也更为均匀,应力峰值整体上小于埋入式和共节点连接方案,同时
               起裂荷载较钢筋与混凝土埋入和共节点方案要早。钢筋与混凝土间存在着相对滑移,裂缝宽度略有
               增加,结构变形增大,使得钢衬的应力略有增大,但增加幅值在 10%以内;(2)随着黏结强度的增
               加,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越强,结构变形越小。裂缝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钢
               筋的应力峰值减小,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但变幅不大,计算时是否考虑黏结滑移以及黏结强度对封
               闭的环形管道结构变形和钢材受力的影响有限,不会影响到管道结构的安全;(3)黏结滑移主要影响
               裂缝处的结构变形和钢材应力,进而影响了裂缝宽度和条数。随着黏结强度的减小,钢筋与混凝土
               间的传力长度增长,平均裂缝间距增加,裂缝条数减少,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减弱,裂缝宽度
               增加,不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但钢筋与混凝土在不同黏结条件下裂缝处的相对滑移量均小于规范允
               许值,离开裂缝处滑移量迅速减小,可以认为沿圆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大部分滑移很小不会发生黏
               结破坏。因此在对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这种大体积封闭管状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
               时,考虑黏结滑移特性与否对结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其影响以简化计算。


               参   考   文   献:


                [ 1 ] 石长征,伍鹤皋,苏凯 . 有限单元法和弹性中心法在坝后背管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比较[J]. 水利学报,
                       2010,41(7):856-861 .
                [ 2 ] 伍鹤皋,马铢,石长征 . 坝下游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结构研究综述[J]. 水力发电学报,2020,39(11):
                       1-12 .
                [ 3 ] 伍鹤皋,张金强 . ANSYS 在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分析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
                      (1):35-38 .
                [ 4 ] 石长征,伍鹤皋 . 水电站坝下游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损伤和承载特性[J]. 天津大学学报,2014(12):
                       1081-1087 .
                [ 5 ] 苏凯,杨子娟,伍鹤皋,等 . 缝隙对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8,51(9):967-976 .
                [ 6 ] 苏凯,张伟,伍鹤皋,等 . 考虑摩擦接触特性的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承载机理研究[J]. 水利学报,2016,
                       47(8):1070-1078 .
                [ 7 ] 林红威,赵羽习 .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研究综述[J]. 建筑结构学报,2019,40(1):11-27 .
                [ 8 ] 孙杨,乔国富 .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综述[J]. 材料导报,2020,34(3):122-131 .
                [ 9 ] 郑山锁,裴培,张艺欣,等 .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综述[J]. 材料导报,2018,32(23):4182-4191 .
                [ 10] 曹万林,林栋朝,乔崎云,等 . 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7,26
                      (5):36-44 .
                [ 11] 杨海峰,邓志恒,覃英宏 . 钢筋锈蚀后与再生混凝土间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J]. 工程力学,2015,32
                      (10):114-122 .
                [ 12] 杨树桐,陈瑜嘉 .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界面局部断裂能的确定[J]. 工程力学,2016,S1(33):39-44 .
                [ 13] 赵兰浩,张伟,颜天佑,等 . 基于单弹簧联结单元法的钢筋混凝土梁损伤模拟[J]. 固体力学学报,2016,
                       37(3):284-289 .
                [ 14] 王博,白国良,代慧娟,等 . 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力学分析[J]. 工程力学,2013,
                       30(10):54-64 .
                [ 15] 张智梅,黄庆彬,赵雷 . 界面粘结特性对表层嵌贴 FRP 板条加固 RC 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J]. 玻璃钢/复
                       合材料,2019(10):40-45 .
                [ 16] 牛荻涛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 17] 聂建国,王宇航 . ABAQUS 中混凝土本构模型用于模拟结构静力行为的比较研究[J]. 工程力学,2013,30
                      (4):59-67 .
                [ 18] 涂劲,李德玉,郭胜山,等 . 动态循环荷载下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损伤本构模型构建及影响研究[J]. 水利
                       学报,2021,52(8):927-935 .
                [ 19] 姜庆远,叶燕春,刘宗仁 . 弥散裂缝模型的应用探讨[J]. 土木工程学报,2008(2):81-85 .

                 — 228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