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47

∗
                                                          ∗
                                                         x = E × y + R                                 (6)
               式中 E 和 R 分别为回归模型的弹性系数和余项。


               4  结果与分析

               4.1  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特征              运用游程理论对滦河流域气象和水文干旱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图 3),

               滦河流域在 1960—2017 年的近 60 年时间内,气象干旱事件的频率远大于水文干旱事件,识别出的气
               象干旱事件数量约为水文干旱事件的 2 ~ 3 倍。其中上游地区气象干旱发生频率(1.26 次/年)要高于下
               游地区(1.11 次/年);而水文干旱发生频率一致,约 0.39 次/年。气象干旱比水文干旱的历时短,气象
               干旱的平均历时在上下游地区分别为 4.7 个月和 5.3 个月,最长的一次气象干旱持续时间为 18 个月,
               最短的为 1 个月,而水文干旱平均历时高于 15 个月,在 1998 至 2006 年间滦河流域上下游地区均发生
               持续的水文干旱。干旱峰值强度方面,气象干旱的平均峰值强度为 1.3,高于水文干旱的平均峰值强
               度(1.0),其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峰值强度略高于上游地区。



                         1.5                                           20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15
                       (次/年)  1.0                                     历时/月

                       频率/                                             10
                         0.5
                                                                       5


                         0.0                                           0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a) 干旱频率                                      (b) 干旱历时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1.5


                                          峰值强度  1.0




                                             0.5



                                             0.0
                                                      上游               下游
                                                         (c) 干旱峰值强度
                                              图 3  滦河流域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特征

               4.2  干旱的传播规律         当气象干旱发生后水文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也发生相应变化,自然条件下,随着
               气象干旱的不断累积,形成水文干旱,而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加剧或缓解水文干旱的形成                                              [28] 。
               对时间相邻的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对应关系识别,发现存在以下 4 种场景:S0:气象干旱和水文
               干旱间无明显的响应关系;S1: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一一对应;S2:多场气象干旱综合作用引起单
               次水文干旱;S3:多场气象干旱形成多场水文干旱。例如,图 4 所示的滦河上游地区 1971 年至 1978

                                                                                               — 169  —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