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45
42°N
41°N
40°N
116°E 117°E 118°E 119°E
图 1 研究区地理位置
3 研究方法
3.1 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评价 由于在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较大,直接采用
降水量和径流量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进行相互比较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分别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
[19]
[18]
(SPI) 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 来表征某一时段内流域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状况,两个指数均具
有计算简便、意义明确等特点,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业务化干旱监测指标得到广泛的应用 [20] 。
SPI 计算原理是以某月的降水量为随机变量 x,将降水序列拟合成一个合适的概率分布函数。与 SPI 计
算原理相似,SRI 可以通过拟合径流深度序列获得。已有研究已经证实 Gamma 分布能较好地拟合流
域降水和径流序列 [21] ,其概率密度函数 f ( ) x 可表示为:
- x
f ( ) x = 1 x α - 1 e β ,x > 0 (1)
β Γ( )
α
α
式中, α > 0 , β > 0 , α 和 β 分别为 f ( ) x 的形状和尺度参数,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得。
已有研究表明,3 个月尺度的 SPI 和 SRI 对年内干旱事件的爆发与持续影响更为敏感,能够较好
的反应研究区干旱的季节性特征 [22] ,同时与流域实际的干旱情况更为接近 [13,23] ,可以反映短期的气象
和水文的干旱特征。因此,本文选用 3 个月尺度的 SPI 与 SRI(即 SPI3 和 SRI3)分别对气象干旱和水文
干旱事件进行识别与分析。
3.2 干旱事件的识别与特征要素的提取 基于 SPI3 和 SRI3 计算结果,采用游程理论方法 [24] 分别提取
干旱事件,即设定阈值,截取离散的时间序列值,当序列值(x)在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连续大于阈值
时,判定为正游程;反之则判定为负游程。如图 2 所示,本研究基于阈值法识别干旱过程设定了 3 个
阈值,分别为 X ,X ,X ,将阈值分别设定为 0,0.5,-0.5。当 SPI3 或 SRI3 小于 X(0)且干旱历时大
0 1 2 0
于 1 个月(如干旱事件 1),此次干旱就被识别为一次干旱事件;当某时刻 X 大于 X(-0.5)但干旱历时
2
仅为 1 个月时,即图中 t - t 时段内的干旱信号则不被识别为干旱事件;同时,当两次干旱事件间隔
3 4
小于 1 个月时,且其间 x 小于 X(0.5),如图 2 中干旱事件 2 所示,可以将相邻两次干旱事件合并为一
1
次干旱事件,即图中 t - t 时段内的干旱信号被合并为一次干旱事件。干旱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5 8
也就是负游程的长度定义为干旱历时。干旱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绝对值最大的干旱强度值定义为干旱
— 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