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122

力较弱。而模糊逻辑一方面通过隶属度函数、模糊推理、去模糊化等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非线性、
               主观性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设置模糊推理的控制规则,可反映评价指标间的影响关系                                           [18-20] 。该
               方法为完善流域水安全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且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为增大单指标在评价中的
               作用提供了可能。当前模糊逻辑已经在一些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但尚未开展该方法对指标变化
               的敏感性相关研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但流域水安全形势仍面临资源性缺水、
               生态脆弱等挑战        [21] 。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逻辑评价模
               型,与常用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模糊逻辑评价模型对指标变化的敏感性,并基于模糊逻辑评价模型
               的敏感性特征提出水安全最优提升方向诊断方法。



               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将黄河流域及流域内除四川省以外的 8 个省(区)作为研究范围,如图 1 所
               示。黄河流域总面积中四川省占 2.13%,人口占全流域的 0.18%,不单独评价该省的水安全状态。基
               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特征,从供水、水经济、水生态、水环境和防灾安全 5 个方
               面建立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成 3 个层次,目标层是水安全,准则层包括 5 个准则,指标层包括 15 个指标,每个准
               则对应 2 ~ 5 个评价指标(表 1 和图 2)。针对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程度和供水能力,设计 5 个指标评价供
               水安全;针对农业和工业用水效率,设计 2 个指标评价水经济安全;针对河道内生态流量保障、河流
               水文情势变化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设计 3 个指标评价水生态安全;针对水环境治理效果和污水处理
               能力,设计 2 个指标评价水环境安全;针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和效果,设计 3 个指标评价防灾安全。





















                                 图 1  研究区域                         图 2  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逻辑评价模型架构

                   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均为 0 ~ 100,且无量纲。各指标的最大/最小阈值
               原则上采用极限值或相关导则中推荐的阈值,当无法获取上述阈值时,采用 2019 年我国各省(区)该
               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阈值,采用的阈值见表 1。指标分成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 2 类。
                   正向指标归一化方法为:
                                                         I ( ) i - T ( ) i
                                                  I ( ) i =  0  min   × 100                            (1)
                                                        T   ( ) i - T ( ) i
                                                   1
                                                         max     min
                   负向指标归一化方法为:
                                                         T   ( ) i - I ( ) i
                                                  I ( ) i =  max  0   × 100                            (2)
                                                   1    T   ( ) i - T ( ) i
                                                         max     min
               式中:I(i)为归一化后的第 i 个指标值;I(i)为第 i 个指标的原始值;T (i)为第 i 个指标的最小阈
                      1                              0                           min
               值;T max (i)为第 i 个指标的最大阈值;i=1,2,…,15。对于正向指标,当 I(i)<T (i)时,I(i)=0;
                                                                                    0     min       1
                 — 370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