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2年第53卷第8期
P. 68
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海拔较高的山地上,年平均风速在 6~8m?s之间。盐源县年平均太阳辐射
2
量约 6100MJ?m ,属于日照高值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约 2570h。
研究选取雅砻江流域风光水互补示范基地中的径流、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和负荷 4个时间序列变
量,分别来自于官地水库、沃底风电场、扎拉山光伏电站和四川省负荷数据集,称为官地径流数据
集、W1风速数据集、S1光伏数据集和四川负荷数据集。数据集详细信息如表 1和图 6所示。
表 1 预报实例研究数据集统计信息
数据集 要素 起止时间 时段时长 数据集长度 训练集长度 验证集长度 最小值 均值 最大值
2009?01?01—
3
官地径流数据集 径流?(m ?s) 1d 1003 881 122 365 1333 7813
2011?09?30
2011?12?01—
W1 风速数据集 风速?(m?s) 1h 744 576 168 2 8 14
2011?12?31
2011?10?15—
2
S1 光伏数据集 光伏?(W?m ) 1h 744 576 168 0 169 752
2011?11?14
2011?11?07—
四川负荷数据集 负荷?MW 1h 720 552 168 12862 15922 20644
2011?12?07
图 6 预报实例研究数据集
3.2 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所提出概率预报框架的性能,将 SWLSTM与 LSTM [25] 、GRU(GateRecurrent
Unit ) [38] 、CNN [27] 、ANN [20] 、SVR [15] 、GPR [34] 和 XGB(Xgboost) [39] 等 7个前沿的时间序列变量预报模
型在 4个数据集上从确定性预报精度、概率预报综合性能和可靠性 3个方面进行对比。对于实验中的
其他确定性预报模型,均采用本研究框架与 GPR结合获取概率预报结果。径流、风速、光伏和负荷 4
个时间序列变量分别调用本研究提出的框架完成预测,而不是 4个变量一次性完成预测。
风光水多能互补系统时间序列变量预报实验目的如下:(1)对 4个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完
成特征初选;( 2)对比不同模型特征组合优化结果;(3)以 SWLSTM 模型为例展示超参数优化结果;
( 4)在验证集上对比不同模型确定性和概率结果指标;(5)以 SWLSTM- GPR模型为例展示 4个数据集
确定性和概率验证结果;( 6)以 SWLSTM- GPR模型为例验证概率预报的可靠性。
为了保障对比实验的公平性,实验中所有模型均独立进行特征组合优化和超参数优化,确保每个
模型都是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中预报模型参数设置如表 2所示,表格中确定的值表示该超参
数不需要优化,表格中区间表示该超参数优化的范围。
— 9 5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