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2022年第53卷第8期
P. 81
图 2 汉江流域地理位置和雨量站点分布
3.2 数据资料
(1)MSWEP数据。MSWEP是由 Beck等 [22] 研制的一套集成卫星遥感、大气再分析信息的全球性
降水数据集,在某些区域还融合了一定的雨量站网观测信息。数据空间分辨率为 0.1° × 0.1°,时间分辨
率 3h,时间跨度自 1979年 1月起始至今。MSWEP自发布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彭振华等 [23] 对比了
包括 MSWEP在内的 5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全球性降水数据集在中国不同气候区的精度,指出 MSWEP
的各项精度指标显著优于其它全球性降水数据集;但 MSWEP对于降水细节的刻画仍有较大不足 [24] ,
其空间分辨率和精 度也有 待提 升。本 文根 据 汉江流域 空 间 范围,提 取了 2011—2014年相 应 格网的
MSWEP降水数据,通过相应时次的 3h雨量累加得到逐月降水量。
( 2)站点降水资料。汉江流域具有长系列地表雨量观测资料。根据水利部刊印的水文年鉴第 6卷
第 14册,获取了 2011—2014年汉江流域 515个站点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根据图 1,汉江流域中上
游雨量站点较为密集,但下游局部地区较为稀疏。在降水融合计算过程中,根据 515个站点的地理位
置信息,采用 K均值聚类将 515个站点分成 250个组,并分别从中挑选 1个站点构成率定站点集合,
用于率定 GWR模型,使率定站点在空间上尽可能均匀分布,剩余的 265个站点用于验证模型。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降水空间降尺度结果 采用 ATAK和 IDW 方法,在不考虑地表雨量观测资料的前提下,将汉江
流域 2011—2014年 MSWEP月降水数据由 0.1° × 0.1°的空间分辨率降尺度至 0.02° × 0.02°,生成了两套
降水栅格数据,分别记作 MSWEP ATAK 和 MSWEP 。此外,本文将 0.1° × 0.1°分辨率的 MSWEP原始数
IDW
据记作 MSWEP Origin ,以便于表述。
图 3分别为 2011—2014年汉江流域 515个雨量站点实测月降水量与相应空间位置的 MSWEP 、
Origin
MSWEP 、MSWEP 降水量的散点密度图。由图 3(a)可知,在汉江流域 MSWEP 降水数据总体
ATAK IDW Origin
上低估了站 网 月降 水 量,ME和 MAE分 别为 1.7mm和 19.6mm,RBIAS和 RABIAS分 别 为 2.4%和
2
27.8%,但 CC和 NSE均 在 0.80以 上,证 明 MSWEP 和 站 点 雨 量 之 间 具 有 良 好 相 关 性,R 达 到
Origin
0.81,表明前者对后者具有较强的方差解释能力,由此可见月尺度 MSWEP 数据在汉江流域的精度
Origin
良好。MSWEP ATAK 与站网实测数据的各项精度统计指标要略优于 MSWEP Origin 和 MSWEP ,但相差甚
IDW
小。图 4进一步给出了 MSWEP ATAK 等 3套数据在 2011—2014年的逐月空间精度统计指标箱线图,说明
3套数据的各项空间精度统计也十分接近。这说明,虽然 ATAK在原理上较为复杂,但采用该方法对
MSWEP进行空间统计降尺度的过程中,因未采用 MSWEP原始数据以外的额外信息,因此所得结果
与简单的 IDW 方法插值生成结果,甚至与 MSWEP原始数据在统计意义上相差不大。
— 9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