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2年第53卷第10期
P. 51
图 7 各影响因子与水文干旱 Z指数相关系数
相依结构的变异点是质变,变异点之前或之后的累积效应是量变,本文通过计算各因子与水文干
旱 CLR法所得统计值(Z指数)的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气候变化(气象因子 P与 PET、气象干旱特
征)、人类活动(人类取用水)对渭河流域水文干旱历时 - 烈度相依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便是分析这
一量变到质变的干旱演变过程,结果如图 7所示。
由图 7可知,各水文站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人类活动和气象干旱
是影响水文干旱 Z序列变化的主要因素,张家山站水文干旱 Z指数与气象干旱烈度的相关性超过了
95%的置信度检验,张家山站水文干旱 Z指数与人类取用水、状头站水文干旱 Z指数与气象干旱 Z指
数、人类取用水的相关性均超过了 99%的置信度检验。
降水对水文干旱历时、烈度单变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在渭河流域,降水对水文干旱
历时、烈度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同,不对等现象不明显,故降水与水文干旱 Z指数相关性不足。
水分缺失信号由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受到气象、下垫面、水利工程等多种
因素作用,十分复杂 [42] ,虽然华县、张家山、状头 3站相距不远,都在渭河流域,其海气耦合关系差
不多,但下垫面情况不尽相同,陆气耦合关系有所差异,因此其水文干旱历时 - 烈度相依结构动态变
化对气象干旱的响应也有所差异。
2
华县站位于渭河下游,集水面积 106498km ,占渭河全流域面积的 78.9%,为干流站点,控制面
积大,人类取用水所造成的水量短缺在流经该站之前已经被较好地调节,对水文干旱历时 - 烈度相依
结构动态变化影响较弱。而张家山、状头站分别为泾河、北洛河两个支流的控制站,泾河在华县站以
2
上汇入渭河,集水面积 43216km ,占华县站的 40.6%,北洛河在华县站以下汇入渭河,集水面积
2
25154km ,占渭河全流域的 18.6%,人类取用水对小流域径流量的冲击较大,因而与水文干旱历时-
烈度相依结构相关关系显著。
因气象干旱历时、烈度、Z值 3个因子中,Z值的相关系数 3个水文站中总体较高,故采用该因
子代表气象干旱特征进行后续分析。以气象干旱 Z值、降水、潜在蒸散发、人类取用水 4个影响因素
为输入,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拟合水文干旱 CLR法所得 Z统计量,训练样本由前 28个数据组成,
2
验证样本由后 10个数据组成,并使用决定性系数(R)、纳什效率系数(NSE) [44] 两个指标对模型精度
进行评价,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 随机森林模型评价指标
水文站 样本 NSE R 2
训练期 0.83 0.92
华县
验证期 0.70 0.91
训练期 0.85 0.94
张家山
验证期 0.70 0.92
训练期 0.91 0.93
状头
验证期 0.76 0.92
2
由表 5可知,模型模拟效果良好,训练期 NSE最低为 0.83,R最低为 0.92,验证期 NSE最低为
1
— 1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