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22年第53卷第10期
P. 47
4.2 水文干旱历时- 烈度联合分布模型的构建 华县、张家山、状头站水文干旱历时、烈度均在 95%
的置信度下通过了 Pearson相关检验,具有显著相关性。选用水文领域三种应用广泛的 Archimedean型
Copula函数(ClaytonCopula、FrankCopula、GumbelCopula)构建渭河流域水文干旱历时- 烈度的联合分
布模型,利用 Gringorten经验频率公式计算历时、烈度的边缘分布,以极大似然法估计 Copula函数的
参数,结果如表 2所示 [37 - 38] 。基于 AIC准则 [37] 选择最优的 Copula函数,华县、张家山、状头站分别
为 ClaytonCopula、FrankCopula、GumbelCopula。
表 2 干旱历时、烈度联合分布模型参数
Copula函数
水文站 参数
Clayton Frank Gumbel
θ 7.35 1) 17.20 4.69
华县
AIC值 - 124 .30 1) - 105.69 - 112.76
θ 5.48 17.16 1) 4.06
张家山
AIC值 - 101.45 - 106.32 1) - 99.31
θ 4.61 14.57 3.75 1)
状头
AIC值 - 88.12 - 90.67 - 91.41 1)
注:1)代表最优 Copula函数的参数。
4.3 水文干旱历时- 烈度相依结构变异诊断 基于上节构建的渭河流域华县、张家山、状头站水文干
旱历时- 烈度联合分布模型,应用 CLR法,对 3站历时- 烈度相依结构进行变异诊断,画出 Z序列的折
线如图 4所示。由图 4可知,华县、张家山、状头站绝对值最大的 Z值分别为 18.48、16.40、28.49,均
超过阈值 8.8,对应年份为 1993年、1982年、1994年,故在变化环境下,3站的水文干旱历时 - 烈度
相依结构平稳性被破坏,发生了变异,变异开始时间为 1993年、1982年、1994年。使用双累积曲线
法 [16] 与 CLR法所得变异点一致,验证了 CLR法结果的准确性,限于论文篇幅,双累积曲线图不再
展示。
图 4 CLR法 Z值折线图
1
— 1 8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