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2022年第53卷第12期
P. 78
1 K(p+ p)
f
a
w
K = (7)
aw
n(p+ p+ Kh)S + (1 - S)K
w a f f
5
式中:n为孔隙率;K为纯水的压缩模量,Pa;p为孔压,Pa;p为 1个大气压,约等于 1 × 10 Pa;
f w a
S为当前饱和度;h为空气在水中的体积溶解系数,一般取值 0.02。
随着 p (等于 p)的增加,水中的气泡会进一步溶解到水中,土体饱和度会逐级增大。依据 Boyle
air
w
定律和 Henry定律,孔隙气体压力变化条件下当前饱和度 S与初始饱和度 S关系可以表示为 [24] :
0
p+ p
a
w
S = S 0 (8)
p+ S(1 - h)p
a 0 w
(3)流固耦合方法的实现。土石坝心墙的渗透系数极小 [13,25] ,在填筑施工过程中流体渗流速度十
分缓慢,此时土与孔隙流体呈同步变形的状态 [8]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将式(1)和(4)相加,可得心
墙总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关系:
ep w
d σ = (D + D ):d ε (9)
w
从上式可以看到,只需在已有的本构模型中增加 D 并记录高斯点孔压即可实现心墙孔压的分析,
并且当孔隙流体模量取 0时,可自动退化为式(1)。由于有限元分析时外力是与总应力平衡的,因此
上式很容易在单相介质中实现,并且无需修改应力积分和迭代求解流程。更为重要的是,因本文流固
耦合方法本质是单相问题求解,因此避免了 Biot流固耦合分析矩阵病态、求解速度慢的问题。
3.2 方法验证 基于两河口心墙坝二维有限元模型,采用 Biot流固耦合法对上述不排水流固耦合法的
适用性进行了验证。两种方法中材料参数均相同,坝体填筑过程与实际工程保持一致(共历时 6a),
材料分区、填筑模拟等详细资料可见第 4部分三维分析介绍。不排水流固耦合法中仅心墙采用不排水
方法模拟,Biot流固耦合法中心墙两侧设定为排水边界。已有研究 [1,26 - 28] 表明,试验得到渗透系数会
明显高估现场孔压的消散。为了与实际孔压累积和消散趋势保持一致,开展了不同心墙渗透系数的计
- 10
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渗透系数取 1 × 10 m?s时,计算的孔压消散发生的时间与实测时间是基本一致
- 9
- 10
的(见图 5渗透系数 1 × 10 m?s和 1 × 10 m?s的 Biot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对比),因此可认为心墙的渗
- 10
透系数是 1 × 10 m?s。其值明显小于试验值,这与现场心墙非饱和、封闭气泡对孔隙水以及反滤料对
细颗粒的阻滞作用有助于提高心墙的抗渗能力等因素有关。
- 10
图 5也给出了不排水流固耦合法与 Biot流固耦合法(心墙渗透系数为 1 × 10 m?s)计算结果的对
比。结果表明,Biot流固耦合法心墙计算沉降略大于不排水流固耦合法计算沉降,最大差值为 9%;
孔压则略小于不排水流固耦合法计算结果,最大差值为 7.5%左右。综上,两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
差别较小,不排水流固耦合法可用于两河口心墙坝填筑期孔压和变形模拟。
图 5 心墙沉降和孔压时程
4 大坝三维静力有限元分析和讨论
4.1 有限元模型与材料参数
4.1.1 有限元模型 本次研究采用如图 6所示的有限元模型。为模拟两河口心墙坝施工过程及水位变
— 1 4 0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