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2年第53卷第12期
P. 79
化,大坝分为 49层填筑,其中围堰 9层,坝体 40层。采用实际建设过程的蓄水方案 [3] ,边填筑边蓄
水,库水位分 47步蓄至坝顶以下 10m。有限元模型采用了六面体等参单元和比例边界多面体单元模
拟,单元总数为 57754个,结点总数为 61230个,自由度总数为 183690个。计算采用大连理工大学
抗震研究所开发的岩土工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 GEODYNA [29] 。
图 6 大坝有限元网格
4.1.2 材料参数 大坝计算模型包括围堰、堆石料、过渡料和心墙料等分区(见图 6)。其中,心墙料
参数根据室内试验 [30] 确定,如表 1所示。
表 1 广义塑性本构模型参数
材料 G 0 K 0 M g M f α f α g H 0 H U0 m s m v m l m u r γ DM γ U β 0 β 1
d
心墙 780 800 1.30 1.00 0.25 - 0.10 500 500 0.50 0.50 0.30 0.30 12 15 3.5 20 0.010
4.2 计算工况 两河口心墙坝施工过程中对心墙料含水
量进行了 监 测,本 文 依 据 现 场 检 测 提 供 的 160个 数 据,
对心墙初始饱和度进行了分析。如图 7所示,心墙实测初
始饱和度 S基本分布在 80%~100%,满足均值 88%,方
0
差 0.001的正态分布 N(88%,0.001)。
为全面分析心墙饱和度对孔压和变形的影响,开展
了如表 2所示工况的比较研究。其中工况 1:S为 100%;
0
工况 2:S为 88%;工况 3:S按 N(88%,0.001)随机取
0
0
值。考虑到监测条件有限,无法监测每个位置的饱和度,
为了充分考虑初始饱和度的随机性,工况 3进行了 7组
数值模拟。 图 7 心墙实测初始饱和度分布
表 2 计算工况
计算工况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100% 88% 按 N(88%,0.001)随机取值
心墙各单元初始饱和度 S 0
数值模拟次数 1 1 7
4.3 结果分析
4.3.1 工况 1和工况 2 图 8对比了工况 1和工况 2中渗压计 PDB - 60位置计算与实测孔压时程,两
种工况中计算孔压与实测值均差别较大,最大差值分别为 43%和 - 46%。图 9对比了两个工况下心墙
计算和实测孔压分布,可以得到:工况 1较实测偏大,工况 2较实测偏小,并且两种工况计算孔压离
4
— 1 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