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108

水  利  学  报

                2023年 2月                            SHUILI  XUEBAO                          第 54卷 第 2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3)02 - 0232 - 12

                        灌区输配水分段积分时滞模型及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


                                                                  1
                                                                             1
                                 刘晋龙    1,4 ,王忠静    1,2,3 ,杨志刚 ,张 腾 ,朱现坡               1
                   (1.清华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3.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 银川 750021;
                                        4.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2)


                摘要:大型灌区渠道长、流量大、取水口多且分散,积分时滞模型(ID)适用性不强、参数不易率定;以水联网灌
                区的实时观测体系为基础,研究各取水口流量变化传播的时滞差异、非回水区蓄水量变化对回水区水位的影响,
                提出分段积分时滞模型( SID),建立在线自适应预测控制(APC)算法,在宁夏西干渠百万亩灌区调试验证。结果
                显示,基于 ID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和模型预测控制(MPC)在水位目标不变时,可稳定水位,但超调量大,在
                水位目标显著增加时,控制失效;基于 SID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和自适应预测控制(APC)可将超调量控制在较
                小范围以内,且 APC误差更小、控制效果更优。
                关键词:水联网;灌区;输配水系统;渠系自动控制;分段积分时滞模型;自适应控制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068
                中图分类号:S275.2;TV91

              1 研究背景


                  截至 2019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 10.3亿亩,居世界首位,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 460处                                    [1] ,灌
              区建设成就显著。然而,我国灌区仍旧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多水少的水资源短缺形势依旧严峻,降
              水不确定性增加与极端天气频发,地下水利用不合理,输水渠道长、用水户多、配水难度大、管理水
                                                                                                   [5]
              平低下等等      [2 - 4] 。2020年,全国农业用水占比 62.1%,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 0.565 ,与水
              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差距明显。
                  水资源管理是以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利用法律、行政、经济与技术等
              各类手段,开发水利并防治水害的系列措施,其中,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离不开基于水循环过程规
              律,对水流进行的监测、模拟、预测和控制等过程                        [6 - 9] 。灌区水流过程呈现动态、关联、预期和不确
              定性等特征,以 “实时感知、水信互联、过程跟踪、智能处理” 为技术标志的水联网理论,通过对水
              资源系统全局风险控制和效益优化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灌区输配水系统自动控制作为水联网管理链
              路的重要环节,其控制水平对实现精量灌溉和优质服务至关重要                               [10] 。
                  输水渠道系统中各控制结构的动作互相关联,耦合性强,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算法是其自动控制研
              究的重点,主要有线性二次型( LinearQuadratic,LQ)控制算法                    [11 - 14] 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    [15 - 18] ,两者均采用离散型状态空间方程形式的系统模型,通过建立二次型指标进
              行优化求解。其主要区别在于 MPC可将预测时域的已知扰动纳入系统模型,并针对整个预测时域进
              行优化,属于前馈反馈耦合控制,算法性能一般优于仅含反馈的 LQ控制,但设计与求解复杂,大型


                 收稿日期:2022 - 01 - 27;网络出版日期:2023 - 02 - 14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30213.2055.003.html
                 基金项目: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CF01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600);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19 - SF - A4)
                 作者简介:刘晋龙( 1995 - ),博士生,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研究。E - mail:liujl16@tsinghua.org.cn
                 通讯作者:王忠静(1963 - ),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E - mail:zj.wang@tsinghua.edu.cn
                —  2 3  —
                     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