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113
式中:Y、Y,L、L,Q 、Q,U 、U分别为水位幅值,水 位变 幅,流 量 幅值,流 量变 幅 的上下
u l u l u l u l
界;Q(k - 1 )为前一时刻的节制闸下泄流量;Φ 为下三角单位矩阵;S为稀疏矩阵,作用为提取状态
变量中的水位变幅变量;N 、N 、N 为系统状态变量预测式的系数矩阵,表达式如下:
x
u
d
G H 0 … 0 Z 0 … 0
G 2 GH H … 0 GZ Z … 0
N = ,N = ,N = (27)
x u d
…
p - 1
p - 1
p - 2
p - 2
G p G H G H … H G Z G Z … Z
4.4 控制模型求解 由于式 (25)常导致模型无可行解,考虑以罚函数的形式化刚性约束为柔性约
束,即:
^
^
T
T
minJ = [Y(k) - Y(k)]Q[Y(k) - Y(k)] + U (k)RU(k) +
r r
( 28)
T
[AU(k) - b]F[AU(k) - b]
式中 F为约束条件的惩罚权重矩阵,在约束条件可满足时为零矩阵,不能满足时为正定矩阵。求解二
次规划问题式( 28)在式(25)下的最优解,即为预测时域内闸门的控制动作,控制系统仅执行最近一个
时刻的动作,至下一时刻,观测数据集更新,重新计算控制模型参数,控制器参数随之优化,再次求
解预测时域内闸门的控制动作,同样地,仅执行最近一个时刻的控制动作,循环往复,滚动优化。
5 控制效果与模拟验证
5.1 灌溉系统及案例灌区 灌溉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输送水流、分配至田间的成套设施,包括渠首
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三大部分。依据作物需水特性及当地自然条件,以增产、节水为目标而
制定的总体灌水方案即为灌区的灌溉制度。在具体的作物生长期内,以灌溉制度为基础,依据实际的
水文、土壤条件,制定灌溉用水计划;实施时,由灌区的输配水工程完成具体的水量调度方案,本研
究的输配水过程建模及控制算法,以水量调度的实时控制为应用环节。灌区的渠道系统通常分为干、
支、斗、农、毛等 5级,大型灌区还有总干渠、支干渠等分级方式,一般地,干、支渠属于输水渠
道,斗、农、毛渠属于配水渠道。进行自动控制设计时,在同级渠道内,节制闸将渠道划分为串联连
接的多个渠池,渠池间水力联系采用式( 2)建模;在渠道进行分支时,下游的两个渠池形成并联关系,
渠池间水力联系采用式( 3)建模,对于灌区中常常存在的越级取水情况,应该按照实际的水力联系特
征进行建模并控制,而不是渠道的分级。
宁夏西干渠从青铜峡水库引水,全长 112.52km,设
3
计引水流量 71m ?s,控制灌溉面积 109.6万亩。西干渠设
渠首进水闸 1座,节制闸 9座,有侧向退水闸 11座、118
个取水直开口,灌区内的斗口均从干渠取水,合计 139座
闸门控制灌溉过程,斗口以下为用水者协会自行管理,未
建设远程测控 的 闸 门,因 此,本 案 例 中 实 时 控 制 对 象 为
139座闸门。干渠及灌区范围如图 3,基本参数如表 1。
西干渠进水闸由上级管理部门基于总量控制的原则在
整个区域内统筹协调、审批执行。因此,进水闸不参与实
时调控,属于固定流量的控制模式,为输配水系统的边界
条件,其运行中的流量波动属于扰动变量 d(k)。退水闸
主要承担生态补水、汛期泄水的任务,非紧急情形时也是
固定流量的控制模式,同样地,直开口上的取水闸向用水
户供水,也是流量控制模式,都属于扰动变量 d(k)。9座
节制闸的任务是调节水流状态,以闸前常水位为目标,因 图 3 西干渠渠道及灌区范围图
— 2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