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114

此,其流量过程属于控制变量 u(k)。在常水位调控模式下,系统的输出变量 y(k)即为 9座节制闸的
              闸前水位偏差。
                                                 表 1 西干渠控制结构参数表

                                                                       3
                 渠池编号           上游节制闸           渠池长度?m        设计流量?(m ?s)       退水闸数量           直开口数量
                    1          西干渠进水闸              7450            71               0              7
                    2          三棵树节制闸             20786            69               3             28
                    3           玉泉节制闸             10387            61               0              9
                    4           宁化节制闸             17097            53               1              8
                    5           东一节制闸             11630            35               1              8
                    6          平吉堡节制闸             18297            27               2             22
                    7          镇北堡节制闸              6273            22               1              9
                    8          白阳墩节制闸              9902            16               1             12
                    9           金山节制闸              6635            14               1              9
                    10          暖泉节制闸              4063             8               1              6

                  灌溉输配水自动控制的前提是被控闸门均具有流量、水位、开度的实时观测,并可远程、实时地
                                                                b
              控制开度。本研究根据理论公式估算一组回水区长度 L和动力波速 v 的取值,基于该初始参数分别建
                                                                i           i,j
              立 LQ控制器、MPC控制器和 APC控制器。LQ控制器以式(6)建模、式(7)求解,为反馈控制,MPC
              和 APC控制器以式(11)建模、式(17)求解,为前馈反馈耦合控制,其中,LQ和 MPC属于定参数控
              制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参数保持不变,APC则随观测数据的更新,自动更新控制器参数。本案例的
              APC控制器中,自适应控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 (DE),预测控制采用 径 向基 神 经 网络 (RadicalBasis
              Function ,RBF)。
                  ID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可参见文献[26],SID模
              型的回水区长度计算与之相同,但迟滞时间计算不同,
              SID模型的分段处并无实体结构产生回波,动力波速采
              用静水波速加水流流速,计算式如下:
                                         R x
                                           i ,j
                           v = gA ?B +        R D           (29)
                            i,j  槡  i,j  i,j  n i,j 槡  i,j i,j
                                     2
              式中:A 为过流面积,m ;B 为水面宽,m;R 为水
                      i,j                i,j              i,j
              力半径,m;n 为糙率;D 为底坡;x为谢才 系数 中
                           i,j         i,j
                                              2
              的指数参数;g为重力加速度,m?s。西干渠自适应预
              测控制算法流程如图 4所示。
              5.2 调控情景 西干渠灌区执行水量调度方案时,各
              斗口的目标流量发生变化,基于水量平衡原则,渠首
              的引水流量须随之变化;与此同时,不同的灌溉目标下,
              渠池的水位控制目标也可能随之变化。设置总引水流量
                                      3
                         3
              为 Q1 = 50m ?s、Q2 = 65m ?s两种情形;为测试算法性
              能,取水流量的变化设置为全部直开口同时同向变化,
              此类情形对系统的扰动最大,水位控制最难,方便起见,
              全部直开口目标流量取相同值,退水闸的目标流量从上
                                                                        图 4 西干渠灌区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流程
              游到下游依次递减,渠池总取水流量和控制点水位目标
              的具体设置如表 2所示,调控情景设置为水位目标不变、水位目标增加两种,约束条件设置为,控制点
              水位变幅不超过 20cm,取水口前水位须满足取水流量的需求,不冲不淤流速范围为 0.45~0.85m?s。

                —  2 3  —
                     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