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118

化,算法步骤并无差异。本研究使用普通性能计算机(IntelXeonE5 - 2643v4@3.40GHz)求解,I - LQ、
              I - MPC、S - MPC、S - APC的在线求解用时约为 0.5、3.5、4.0、10.0s,相较于控制步长 300s,最大占
              比仅 3.3%,可满足生产需求。APC控制器通过实测数据对系统模型进行在线辨识,可有效降低明渠
              输水过程中渠池水位变化的建模误差,然而,流量数据的随机性观测误差可能对系统辨识的准确性产
              生影响,实际应用时应该对流量数据做滤波处理,减小其随机误差的影响。

              6 结论


                  (1)积分时滞(ID)模型描述大流量、缓底坡、多取水口渠池的水位变化时效果不够理想,对渠池
              进行分段细化,考虑各取水口流量变化传播的时滞差异、非回水区蓄水量变化对回水区水位的影响
              等,据此建立分段积分时滞( SID)模型,可有效提高系统模型的精度,进而改进预测控制的调控性能。
                  ( 2)前馈反馈耦合的模型预测算法(MPC)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依赖较高,过大的预测误差可能使
              控制算法失效,以分段积分时滞( SID)模型作为水位预测模型,可满足大型灌区渠道控制的需求,采
              用自适应方法对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精度,提升算法调控性能。
                  (3)基于水联网灌区的实时观测体系,可建立在线辨识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其预测模型在系
              统变化过程中可保持较好的预测精度,能以前馈反馈耦合控制的模式,全局优化各渠池的水位变化过
              程,有效降低水位波动、保障供水稳定,实现大型灌区输配水过程的实时控制。


              参 考 文 献:


                [ 1] 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
                [ 2] 罗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灌区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8):10 - 12.
                [ 3] 王修贵,张绍强,刘丽艳,等.现代灌区的特征与建设重点[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8):6 - 9,12.
                [ 4] 高占义.我国灌区建设及管理技术发展成就与展望[J].水利学报,2019,50(1):88 - 96.
                [ 5] 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
                [ 6] 左其亭,马军霞,陶洁.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资源科学,2011,33(12):2214 - 2220.
                [ 7] 王浩,游进军.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历程与进展[J].水利学报,2008,39(10):1168 - 1175.
                [ 8] 齐学斌,黄仲冬,乔冬梅,等.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5,26(2):287 - 295.
                [ 9] 王忠静,王光谦,王建华,等.基 于 水 联 网 及 智 慧 水 利 提 高 水 资 源 效 能 [J].水 利 水 电 技 术,2013,44
                       (1):1 - 6.
                [10] 王忠静,郑志磊,徐国印,等.基于线性二次型的多级联输水渠道最优控制[J].水科学进展,2018,29
                       (3):383 - 389.
                [11] MALATERREPO,ROGERSDC,SCHUURMANSJ.Classificationofcanalcontrolalgorithms[J].Journalof
                       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 ,1998,124(1):3 - 10.
                [12] CLEMMENSAJ,SCHUURMANSJ.Simpleoptimaldownstream feedbackcanalcontrollers:theory[J].Journal
                       of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2004,130(1):26 - 34.
                [13] 阮新建,杨芳.渠道运行离散模型及最优控制[J].灌溉排水学报,2003,22(5):56 - 59,71.
                [14] 崔巍,王长德.调水工程运行最优控制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2):6 - 8,24.
                [15] ALVAREZA,RIDAO M A,RAMIREZD R,etal.Constrainedpredictivecontrolofanirrigationcanal[J].
                       JournalofIrrigation& DrainageEngineering ,2013,139(10):841 - 854.
                [16] ZHENGZ,WANG Z, ZHAO J, etal.Constrainedmodelpredictivecontrolalgorithm forcascadedirrigation
                       canals [J].JournalofIrrigation& DrainageEngineering,2019,145(6):04019009.
                [17] 尚毅梓,吴保 生,李 铁 键,等.渠 道 分 水 扰 动 可 预 知 算 法 设 计 与 仿 真 [J].水 科 学 进 展,2011,22(2):
                      242 - 248.
                [18] 孔令仲,王浩,雷晓辉,等.基于线性预测控制算法的明渠实时控制研究[J].水利学报,2020,51(3):
                      326 - 334.

                —  2 4  —
                     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