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3年第54卷第6期
P. 14

4 结语


                  将文献[1]建立的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模型应用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高效求
              解了该调度模型,基于风险- 效益评价指标评价了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方案,推求了乌东德、白鹤
              滩、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的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关系,模型合理性验证的主要结论如下:
                  (1)动态多目标智能算法可高效求解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模型,并提供了分布均
              匀的 Pareto前沿。在满足同等预报水平下,随着预见期延长(短预见期 S1 → 长预见期 S3),发电调度
              和防洪调度的可挖潜空间越大、协同优化的可操控性越强。
                  (2)相比汛限水位控制调度方案,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方案,在不增加防洪风险
              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多年平均发电量和洪水资源利用率,在前汛期 6月 1日—30日分别为 208亿 ~228
              亿kWh(改善率 3.5%~13.4%)和 65%~69%(改善率为 1.6%~9.5%),在主汛期 7月 1日—8月 25日分
              别为 487亿 ~511亿kWh(改善率 1.9%~6.9%)和 54%~57%(改善率 1.9%~7.5%),在后汛期 8月 26
              日—9月 30日分别为 297亿 ~332亿kWh(改善率 4.2%~16.5%)和 67%~73%(改善率 3.1%~12.3%)。
                  (3)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汛期运行水位相比汛限水位均可适当抬升,各水库的汛期运行水
                                                                                                 3
              位在前汛期可分别抬升 2.1~2.9m、2.5~3.7m、5.6~7.4m、1.8~2.9m(总弃水量减少 61~192亿m);在主汛
                                                                                                 3
              期可分别抬升 0.6~1.2m、1.1~2.3m、1.8~3.6m、1.4~2.3m(总弃水量减少 50~203亿m );在后汛
                                                                                                 3
              期可分别抬升 2.6~3.6m、3.4~4.8m、6.0~7.9m、2.4~3.3m(总弃水量减少 81~255亿m ),其协同
              浮动调度的综合效益巨大。
                  需指出的是,本文在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模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其在
              区域梯级水库调度的合理性,从长江全流域角度出发,还需加强实时条件下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
              同浮动运用与流域整体风险、区域风险的协调和管控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周研来,郭生练,王俊,等.梯级 水 库 汛 期 运 行 水 位 协 同 浮 动 调 度 模 型 方 法 [J].水 利 学 报,2023,54
                       (5):507 - 518.
                [ 2] 王宗志,刘克琳,程亮,等.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理论框架探讨Ⅱ:应用实例[J].水利学报,2017,48
                       (9):1089 - 1097.
                [ 3]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1996.
                [ 4] FENGP,CHENGF,LUYL,etal.Riskbenefitanalysisonwaterstorageincombinedoperationofreservoirs
                       [J].JournalofHydroelectricityEngineering,1995,49(2):9 - 16.
                [ 5] 郭生练.设计洪水研究进展与评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 6] 王本德,周惠成.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 7] 周惠成,王本德,王国利,等.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 8] 胡四一,程晓陶,户作亮,等.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水利,2004(22):49 - 51.
                [ 9] 郭生练,李响,刘心愿,等.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M].北京:中 国 水 利 水 电 出 版
                       社,2011.
                [10] ZHOUY,GUO S,CHANG FJ,etal.Methodologythatimproveswaterutilizationandhydropowergeneration
                       withoutincreasingfloodriskinmegacascadereservoirs [J].Energy,2018,143:785 - 796.
                [11] 熊丰,郭生练,陈柯兵,等.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 [J].水 科 学 进 展,2019,
                      30(3):401 - 410.
                [12] 王俊,郭生练.三峡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及运用条件[J].水科学进展,2020,31(4):473 - 480.
                [13] 刘攀,郭生练.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14] DIAOY,WANGB.Schemeoptimum selectionfordynamiccontrolofreservoirlimitedwaterlevel[J].Science

                —  6 4  —
                     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