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3年第54卷第6期
P. 54

本文重点讨论梯形闸门自由出流时的流态,以边坡系数 m= 1.5的渠道为例,在图 6中给出了自由
              出流时相同开度不同流量时典型断面的水面横向分布。
                  由图可以看出,X = 0.027 断面上(图 6(a))边墙处水深随上游来流流量增加而增加,因为流量增
              大时,闸前水深增大,上游重力势能增大,左、右侧孔出流量增大,闸后渠道边墙上水深增加;受闸
              门门底约束和惯性作用,经闸门底部出流的水深值随流量增加变化不大,与闸门开度大小相近。
                  各典型流量下闸后水流收缩段长度不同。收缩段长度随流量增大而增大,“驼峰” 发生位置(收缩
              段末端,图 6(b))愈远离闸门,峰值越大,不同流量下峰值两侧水深接近,水深沿宽度方向变幅增
              大,收缩段末端水面宽度接近。如流量由 6.5L?s变为 13.5L?s时,流量增加 107.7%,驼峰距离闸门
              的距离增加了 65.5%,驼峰高度增加了 63.3%。这是因为闸门开度不变,流量增大时,闸前水深增大,
              闸后边墙处水流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横向速度变大,自两侧流向中间的水流增多,因此,左、中、
              右三股水流相撞形成的驼峰高度增高。流量越大,驼峰高度越高,在扩散段转化为动能就越多,扩散
              段长度(自驼峰断面至扩散段末)越长,由图 6(c)可以看出,水面宽度随流量增加而增加,水面横向
              波动越剧烈,边墙处水面与中轴线处水面高差越大。如 流 量 由 6.5L?s变 为 13.5L?s时,流 量 增 加
              107.7%,扩散段长度增加了 57.0%,水面宽增加 29.3%,水面高差增加了 280%。扩散段末端水面横
              向高差越大,边墙处水流势能转化为横向动能越多,水流向下游流动的同时沿横向向中间流动,重复
              收缩和扩散过程,水流收缩、扩散的次数越多,水流趋近于均匀分布所需要的距离越长,如图 6(d)
              可知,如流量由 6.5L?s变为 13.5L?s时,流量增加 107.7%,水流趋于均匀分布所需要的距离增加
              了 129%。


















                                            图 6 相同开度不同流量时典型横断面水面分布

                  图 7中给出了相同流量不同闸门开度时各典型断面的水面变化情况。由图 7(a)可以看出,X=
              0.027断面上边墙处水深随闸门相对开度 e?H 增大而减少,因为当上游来流流量不变,闸门相对开度
                                                       0
              增大时,闸前水深减少,上游重力势能减少,左、右侧孔出流量降低,闸后边墙上水深减少;受闸门
              门底约束和惯性作用,经闸门底部出流的水深值随闸门开度增加而增加。
                  从图 7(b)可以看出,随 e?H 的增大收缩段长度减少,“驼峰” 发生的位置愈接近闸门,峰值越
                                            0
              小,峰值两侧水深随开度增加而增加,水深沿宽度方向变幅减小,水面宽度增加,如 e?H由 0.26变为
                                                                                               0
              0.54时,e?H增加 115.4%,驼峰至闸门距离减小了 30.6%,驼峰高度减小了 19.6%,水面宽度增加了
                          0
              20.5%。这是因为流量不变,闸门相对开度增大时,闸前水深减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变少,横向
              速度变小,自两侧流向中间的水流减少,因此左、中、右三股水流相撞形成的 “驼峰” 高度降低,两
              侧水深增加,水面宽增加。相对开度越大,“驼峰” 高度越低,势能转化为动能就越少,扩散段长度
              越短,水面波动越小,由图 7(c)可以看出,在扩散段末水面横向分布越均匀,边墙上水面与中轴线处
              水面高差越小。如 e?H 由 0.26和 0.54时,e?H 增加 115.4%,扩散段长度减小了 21.6%,水面高差减
                                                         0
                                  0
              小了 57.9%。扩散段末端水面横向高差越小,边墙处水流势能转化为动能越少,水流收缩、扩散的次
              数越少,水流趋近于均匀分布所需要的距离越短,如图 7(d)可知,如 e?H 由 0.26变为 0.54时,e?H                                    0
                                                                                  0
              增加为 115.4%,水流趋于均匀分布所需要的距离减小了 48.5%。

                —  6 8  —
                     2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