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2024年第55卷第1期
P. 41
验数据建立的推移质公式;以 Bagnold [10] 为代表的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定力学分析建立的
推移质 公 式; 以 Einstein [11] 为 代 表 的 采 用 概 率 论 及 力 学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建 立 的 推 移 质 公 式; 以
Engelund [12] 及 Yalin [13] 为代表的,在 Einstein或 Bagnold的某些概念的基础上辅以量纲分析、实测资料
适线以及一定的推理建立的推移质公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种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已超过 50个,
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能精确预测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式。
针对长江上游卵石推移质输移规律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如朱南华等 [14] 通过分析长江上游卵石
推移质基本物理要素,结合实测及试验资料阐明了卵石推移质的运动方式;彭润泽 [15] 、王兴奎 [16] 、
张之湘 [17] 、曹叔尤 [18] 、金中武 [19] 、卢金友 [20] 、魏丽 [21] 等分析实测资料后,提出了适用于长江上游
的推移质输沙公式;尹晔等 [22] 依据模型试验分析了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出口的推移质输沙规律;侯
新 [23] 、张娜 [24] 通过分析三堆子站实测卵石推移质资料,研究了金沙江下游推移质的年内分布、级配
特征。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自然条件下的卵石推移质输移规律,但近年来金沙江上中游梯级水库的拦沙作
用,导致下游水沙情势发生显著变化。变化水沙条件下,金沙江下游卵石推移质输移规律仍需进一步
研究;加之推移质运动复杂,已有经典公式的计算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亟须对金沙江下游卵
石推移质起动及输沙量展开研究,揭示变化水沙条件下河道内推移质的输移演变规律,提出适用于金
沙江下游的卵石推移质起动及输沙公式。
1 研究区域及资料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干流河
段,以云南石鼓、四川攀枝花为界分为上、中、下
游。下游河段自攀枝花至宜宾,长约 768km,落差
719m。河段入口处建有三堆子水文站(图 1),位于
金沙江下游与其支流雅砻江汇口以下 4.00km处左
岸,距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坝址 196km,附近河段比
较顺直,河床组成基本为卵石和基岩。
三堆子站自 2007年以来持续开展了卵石推移质
的现场测验工作。卵石推移质全年测次总数不少于
80次,测次布置按照过程线法控制,现场进行样品
级配筛分,至 2021年已收集 738组次的卵石推移质 图 1 研究区域位置示意图
泥沙运动原型观测资料。2021年乌东德水电站投产
运行,非汛期运用水位 975m,回水虽能够到达三堆子河段,但非汛期流量小,基本没有卵石推移质
的运动;防洪限制水位为 952m,汛期水位较低,回水不会影响至三堆子水文站。资料中主要的水流
及泥沙要素统计见表 1。
表 1 三堆子站实测资料统计
3
观测组次 流量?(m ?s) 平均水深?m 平均流速?(m?s) 推移质带宽?m 单宽输沙率?(kg?(s·m)) d 50 ?mm 比降?
738 1970~17800 7.3~18.0 1.30~3.72 10~120 0.00067~2.31000 2.8~171.0 3.65~5.73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分散度 R及 Nash - Sutcliffe效率系数 NSE值对修正公式精度进行定量评价,
具体方法将在下文分别进行介绍。
1.2.1 分散度 参照金中武等 [19] 的方法,分散度定义如下:
R = x ?x (1)
bc
bm
式中 x为系列值,包括起动流速和输沙强度,x为公式计算值,x 为实测值。
bc bm
— 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