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43

3 考虑非汛期水沙条件影响的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


                  吴保生等     [30] 基于变率公式建立了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对于其单步解析模式,逐时段平滩流量
              公式可表示为:
                                                          - β t       - β t
                                                  Q = (1 - e )Q + Q e                                   (4)
                                                                   b0
                                                               bei
                                                   bi
              式中:Q 为第 i年的平滩流量值;t为时间。平滩流量平衡值 Q 和调整速率参数 β 是滞后响应模型的
                      bi
                                                                        bei
              两个关键参数,Q 为河道受扰动后,平滩流量在单一计算时段内调整的目标值;调整速率参数 β则
                              bei
              表示平滩流量调整的快慢,β 越大表示调整速率越快。平衡值 Q 和调整速率参数 β 往往需要根据具体
                                                                        bei
              研究对象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
                  为考虑非汛期来水来沙条件对平滩流量的影响,先后拟合了 10种不同的平滩流量平衡值 Q 计算
                                                                                                      be
              公式,与式(2)相比,拟合公式增加了部分物理量,具体形式见表 2。表中,K 为待定系数,K 为待
                                                                                      1              2
                                                                                   为汛期来沙系数,Q 为汛
              定常数项,a、b、c为待定指数。下标 f表示汛期,下标 n表示非汛期。ξ f
                                                                                                      f
                                                                  为非汛期来沙系数。
                        sn                   n
              期流量,W 为非汛期的输沙量,S 为非汛期含沙量,ξ n
                                      表 2 10种平滩流量平衡值 Q 的拟合公式及决定系数 R               2
                                                              be
                                                                              决定系数 R 2
                 序号         修正方法               公式
                                                          花园口       高村      孙口       艾山      泺口       利津
                                             =
                                                 a b
                                                   +
                  ①    增加 K 2 项,K 2 取常数    Q be K 1 ξ f Q f K 2  0.852  0.805  0.757  0.891  0.877   0.913
                                                c a b
                                                    +
                                            =
                  ②      引入非汛期输沙量        Q be K 1 W sn ξ f Q f K 2  0.855  0.805  0.770  0.892  0.885  0.914
                                                c a b
                                            =
                                                    +
                  ③      引入非汛期含沙量         Q be K 1 S n ξ f Q f K 2  0.857  0.806  0.758  0.891  0.885  0.915
                                                c a b
                                            =
                                                    +
                  ④     引入非汛期来沙系数         Q be K 1 ξ n ξ f Q f K 2  0.858  0.809  0.792  0.891  0.878  0.915
                                               c ξ
                                                  a b
                                                    +
                                            =
                  ⑤     引入非汛期来沙系数        Q be K 1 e n ξ f Q f K 2  0.867  0.808  0.780  0.893  0.879  0.914
                                                   b
                                                   +
                                                a ξ
                                             =
                  ⑥    增加 K 2 项,K 2 取常数   Q be K 1 e f Q f K 2  0.876  0.802  0.763  0.889   0.887   0.924
                                                    b
                                           =
                                                     +
                                               c a ξ
                  ⑦      引入非汛期输沙量        Q be K 1 W sn e f Q f K 2  0.880  0.802  0.775  0.889  0.896  0.925
                                                   b
                                               c a ξ
                                                    +
                                            =
                  ⑧      引入非汛期含沙量        Q be K 1 S n e f Q f K 2  0.880  0.806  0.763  0.889  0.902  0.926
                                                   b
                                               c a ξ
                                            =
                                                    +
                  ⑨     引入非汛期来沙系数        Q be K 1 ξ n e f Q f K 2  0.880  0.821  0.801  0.891  0.899  0.927
                                               a ξ + c ξ
                                                    b
                                            =
                                                    +
                  ⑩     引入非汛期来沙系数        Q be K 1 e f n Q f K 2  0.614  0.824  0.798  0.893  0.892   0.927
                  依次应用表 2中的 10种 Q 计算公式与式(4)进行联立,对黄河下游各个站点的平滩流量进行模
                                          be
              拟。拟合时,K 和 K 以及参数 a、b、c均是通过将平衡值计算公式代入到平滩流量计算式(4)中,基
                            1    2
                                                                                                       、汛
              于编写的程序( 1stopt平台)进行迭代拟合,其中各个年份的汛期来沙系数 ξ f                            、非汛期来沙系数 ξ n
              期流量 Q、平滩流量 Q             为已知值,通过程序试算不同的参数值,以使 1954—2020年间平滩流量的
                      f            b,n - 1
              整体误差最小,此时的各参数值即为采纳的最优参数值。
                                                                                                   2
                  对 10种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序号⑨中对应的式(5)的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 R更高(见
              表 2):
                                                           c a   b
                                                                Q + K
                                                      be  1         2
                                                    Q = Kξ n eξ f f                                     (5)
              式中:K 为与汛期非汛期来水来沙有关的系数;K 为与平滩流量同量纲的一个基准值。二者均反映
                      1
                                                            2
                                      c a   b
                                          Q 相当于一个反映综合水沙作用的因子。
              了来水来沙的综合作用,ξ n           eξ f f
                  基于式(5)拟合的黄河下游各个站点平滩流量的计算参数率定值见表 3。
                  表 3中,K 大于 0,反映了平滩流量平衡值与水沙因子的正相关性,a为非正数反映了与汛期来
                            1
              沙的负相关性,b大于 0反映了与汛期来水的正相关性。K 为常数项,是拟合过程中的待定参数,其
                                                                   2
              正负与拟合方程本身有关,并无明确的物理意义。
                                                                                                —  7 9 5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