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40

式中:Q 为平滩流量; 珋 为 4年滑动平均汛期来沙系数; 珚 Q 为 4年滑动平均汛期流量;K、K、K 、
                      b             ξ 4f                             4f                         0   1    11
              K 为待定系数;a、b、a、b、a 为待定指数;n为递推时段数,下标 n为第 n年;Q 为平滩流量初
               21             0   0          1                                               b0
              始值,Q 为第 n年的平滩流量;Q 为第 i年的平滩流量平衡值,i为时段编号;β为调整速率参数,
                                              bei
                      bn
                                                                       = S?Q,S 为汛期平均含沙量;W 为年
              Δ t = 1a ;ξ f 、Q 分别为汛期平均来沙系数及汛期平均流量,ξ f                     f  f  f
                            f
              来水量;W 为年输沙量。
                        s
                  三种方法考虑因素不同,优缺点各异,差异见表 1,模拟站点均为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
                                         表 1 黄河下游平滩流量模拟的三种不同方法比较
                  方法                滑动平均法                      滞后响应模型                       能量法
                 考虑因素     4年汛期滑动平均水沙                   前期 n年汛期水沙                   年水沙量
                 模拟时段     1960—2002年                   1960—2003年                  1960—2007年
                                                        2
                                                                                    2
                            2
                 模拟精度     R = 0.78~0.89                R = 0.77~0.92               R = 0.62~0.83
                                                       考虑前期不同年份汛期水沙对平滩流            从能量角度出发,具有一定的理
                  优点      计算简单
                                                       量的影响权重                      论基础
                          未考虑非汛期水沙条件的影响以及前
                                                                                   未考虑前期滞后响应水沙条件的
                  缺点      期不同 年 份 水 沙 对 平 滩 流 量 的 影 响  未考虑非汛期水沙条件的影响
                                                                                   影响
                          差异
                 文献来源     文献[ 18]                      文献[19 - 20]                 文献[21 - 22]
              2 原方法平滩流量模拟结果比较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不仅改变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来水来沙条件,也改变了河道的边界条件,黄
              河下游河道持续冲刷,平滩流量显著增大                    [23 - 24] 。水库运行后,进入下游的非汛期水沙量占比发生了较
              大变化(图 1),非汛期输水量占该运用年总的输水量的比例增大,总体超过 50%。然而,非汛期输沙
              量占该运用年总的输沙量的比例却在减小,甚至出现 2010—2020年非汛期的来水为清水的情况。水
              库运用年指的是去年 11月初到今年 10月底的时间段。非汛期水沙条件变化导致的结果是,上游来沙
              补给减少,水流含沙量减少、水流处于次饱和状态                        [25] ;同时,水沙条件的改变使河道长期处于冲刷状
              态,床沙中值粒径变大,床面泥沙粗化严重(图 2),形成抗冲保护层,导致河床泥沙补给受限                                           [26] ,冲
              刷效率降低,抑制了河道主槽断面的进一步扩大。

















              图 1 小浪底站非汛期输水量及输沙量占全年总量比例的历年变化                        图 2 黄河下游站点床沙中值粒径的历年变化

                  式(1)和式(2)对黄河下游平滩流量的模拟时段仅涉及小浪底运用之后 3~4年,为检验两公式对
              小浪底运用后平滩流量模拟的准确性,采用式(1)和式(2)和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近 20年的水沙资料对
                                                             2
              平滩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见图 3和图 4,图中,R和 MSE分别为平滩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
              数和均方误差。图 3和图 4中,1954—2015年的平滩流量实测数据来自文献 [10,27 - 29],2016—
              2020年的数据来自 《黄河泥沙公报》。

                     2
                —  7 9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